……
“牛三!”
“草民在。”
“陛下有旨,即日起,贡阳所有受困居民,每户得棉布两匹,银元十块,并,张祀等迂腐官员已一并革职查办。”
宣读官说完,就将两匹棉布跟十块银元一并递到了张祀手中。
“草民,谢过陛下!”
捧着棉布银元,牛三激动万分,不由跪拜下去。
有了这些钱和布,一家老小终于不用五口人合穿一件衣服了,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愁下顿。
宣读官扶起牛三说道:“还有,陛下已经安排官府开始重修田地,记得到时将你家中地契拿去给官府审验,来年好拿回属于自己的田。”
“多谢陛下,多谢大人。”
“好了,本官还要去下家,就不陪你了。”
“大人慢走啊……”
望着宣读官离去的背影,牛三怔在原地,感觉简直跟做梦一样。
良久他回过神来,忙冲向里屋:“孩他娘,赶紧来看呐,我们可以过好日子了……”
接下来数日时间,整个贡阳城内都沉浸在喜庆氛围当中。
自从张祀被刘策贬为小吏后,所有本地官员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薪水,也恢复了该有的待遇。
自然而然,这些官员干劲十足,官署立马开始高效运作起来,管修路的立刻召集工匠劳工,管修田的立马联系开垦队,管实业的马上命人去通知那些搬迁的大户归来,总之城内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而百姓拿到钱物之后也是喜笑颜开,终于不用再全家衣不蔽体的过日子,也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首先忙碌起来的是那些裁缝铺子,订单接到手软,掌柜的不得不紧急从外地招募工人才稳住局面。
在裁缝铺的影响下,贡阳商业以肉眼可见速度开始恢复,不再是萧条的景象。
而张祀,自被贬为书吏后,心中很是不服,本想直接辞官,但刘策明言,必须要他将这些年压榨官员和百姓的钱,连本带利还上才能辞职。
这让张祀不得不在面对昔日下属冷嘲热讽下,艰难的“苟活”着,而在他好不容易辞职,已经是十二年以后了。
晚年的张祀对刘策是恨之入骨,不断抨击刘策是昏君,一直到他死这种观念都不曾改变,同样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贡阳城开始大刀阔斧施行新政的同时,刘策一行人已经到达了百里以外另一座城池——康州。
康州不如贡阳大,人口也只有贡阳一半,约十二万人上下,且周边耕田并不多。
但康州百姓的日子却是过的相当滋润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刘策一进康州城就感受到了与众不同之处。
脚下不是贡阳那些崎岖难行的黄土地,而是水泥铺成的路,各主干道连同通往城外乡间的道路都是水泥铺成。
街道两侧商市林立,民房规划的整整齐齐,就连公共场所都整洁无比,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看着康州城如此变化,刘策在贡阳被带来的郁闷心情,全部烟消云散,看向一脸谄媚、候在自己边上,一个长的十分秀气的青年身上。
青年名叫李和骏,二十八岁,与张祀一样,同是六年前几乎在同一个月上任的太守。
唯一区别是,康州起点比贡阳低的多,缺少耕田不说,李和骏到任时,库银一样亏空。
而他能在短短六年时间把康州治理的远超贡阳,足以说明李和骏确实有能力。
刘策看着远处戏楼内百姓进进出出的景象,不由问道:“李太守,你跟朕说说,你是如何将这一穷二白的康州城治理的如此繁华?”
李和骏受宠若惊,忙回道:“回禀陛下,康州城能有今天这样的景象,皆是陛下功劳,下官不过是遵旨办事而已。”
这马屁拍的让人十分舒心,刘策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但还是很受用。
不过,这也是因为李和骏有能力的关系,要是跟张祀这类货色一般,这马匹就直接拍在马腿上了。
刘策问道:“朕也是初次到你康州城,也不曾亲手治理一草一木,怎么就算是朕的功劳?
别贫嘴了,说说吧,你是如何治理的康州城,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听听。”
李和骏立马躬身回道:“既然陛下发问,那下官就直说了,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陛下的新政好。”
刘策轻笑一声:“李太守,马屁就别拍了,说正经的吧。”
“是!”
于是李和骏便将如何治理康州城一五一十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李和骏上任时,康州这地方,借用马邦德一句话来说就是:“这群当官的都把税收到九十九年以后,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捞了!”
可以想象,当时的康州城是如何的破败,百姓是如何的贫困。
但也得说李和骏赶上了好时候,刚好遇到谢平安以朝廷名义,在蜀地各处宣传办厂创实业。
为了了解清楚这“实业”到底是什么后,李和骏亲自赶了几百里山路去找谢平安打听。
等明白这所谓的“实业”后,李和骏顿时大受刺激,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捞钱……哦不,发展经济的巨大吸金洞。
与是,他立马和谢平安合作,首先以地方官署名义向中央银行蜀地分部借贷了一笔五十万银元的启动资金。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贷款批下第一时间,李和骏立马召集工匠劳工先将城内外几条主干道重新用水泥修了一遍,让路面看起来平坦工整。
接着用剩余的钱征集了一块地,专门修了一座可以纺纱的厂房,接着开始招商入驻,放出令人眼红的利润吸引蜀地有实力的商贾加盟。
最后,用加盟所得的筹款又托谢平安向长安京畿各地采购了上百台纺纱机,并大肆收购蜀地蚕丝。
一番操作下来,仅仅办厂开始的第一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还获利两万多元。
而第二年开始,康州纺织工厂再度扩大,凭借先吃螃蟹的优势,直接垄断了蜀地三分之一丝绸加工,彻底干趴了传统纺纱作坊。
而之后,李和骏又向银行贷款二百万银元,彻底整改了一下城市,完全仿照长安以及北地城市格局,将康州上下几乎完全翻新了一遍。
同时,随着纺纱业生意越做越大,李和骏也不再满足仅次与丝绸加工这一块,与是又开设了相应的织布厂、染布厂、印花厂。
甚至开始垄断蜀地以南近半数的棉田,与当地棉农签订采购协议,加开了走中下层的棉布厂,并且成功把生意做到了南北各省,甚至海外都有人用康州产的棉布。
在李和骏的超前思维运作下,康州城真是想不富都难,面对数银子数到手软的情景,李和骏大手一挥直接宣布给康州百姓分红,扬言要藏富于民。
就这样,康州城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已然成为蜀地独树一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