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华复,慕容复?
延寿殿内,气氛陡然凝滞。
四十年来,中原分裂后的四个国家之中,唯有大楚面临的边境安全最为复杂。
东齐南面与南梁隔江相望,东面临海,唯有北面突厥和西面的大楚构成一定威胁。
南方的南梁与蜀国战斗力本就不高,资源又相当丰富,民心思定,几乎没有任何外部隐患存在。
而大楚除了要应对北面突厥以及实力不相上下的东齐外,还需要时刻防备着西凉的动向。
尽管西凉四十年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但西凉众藩将皆是四十年前大晋王朝部将,并且对已经亡国的大晋忠心耿耿。
——且不论这种忠心是否真实,但至少西凉各藩将一直打着复兴大晋的旗号!
正因为西凉众藩将有这样的战略目标,所以中原四国一直对西凉采取防范之策。
只不过,真正需要面对西凉威胁的,实际上只有大楚一国。
可以说,大楚一家替东齐,南梁与蜀国挡住了西凉的威胁。
好在多年来,西凉内部一直因争当老大而不和,无暇对大楚构成威胁。
可现在不同了。
居然出现一个有望统一西凉的神秘人物,不得不引起大楚君臣的警惕。
“蒋卿,令尊可否查到那人的身份?”
蒋存义缓缓摇头,“家父派出去那个唯一活着回来的细作,只知道那人名叫华复。”
“华复?!”
听到这个名字,楚弘威瞬间头皮发麻,下意识的看向了下方的陆铭轩。
陆铭轩同样神色凝重,当即起身。
“陛下,如果消息属实,老臣担心,那华复极有可能就是当年大晋皇族余孽。”
“也只有大晋皇族余孽,才有能力和威望,慑服西凉各部骄兵悍将。”
“真要是那样,老臣担心西凉局势很快就会产生剧变,更可能严重威胁到我大楚国运。”
当年大晋亡国之际,陆铭轩年方弱冠,对大晋往事,要比普通人知道的多的多。
至于其他臣子,早已将亡国四十年的大晋抛诸脑后了。
陆铭轩说完,瞬间引起了在座臣僚的一片惊呼声。
曾经有关于大晋的一些传言,再次回响在他们的脑海之中,彼此对视间,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首位上的楚弘威,不经意间又扫了一眼左侧的楚昊。
一直静坐旁听的楚昊,在听到“华复”这个名字后,眉头不受控制的跳了跳。
在此之前,他已经从楚弘威及东齐皇帝那里得知一部分,有关大晋王朝的往事。
自然也知道大晋皇族正是华姓。
而这个凭空出世的华复,却让他想到了前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慕容复!
综合现在得到的消息,那个神秘的华复,显然和慕容复一样,都有一份矢志复国的执念。
而在此之前,大晋王朝分明已经亡国四十年了,这个凭空出现的华复,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明显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直到最近一年方才公开出现在西凉,并且要以西凉为基,横扫中原,再现往日大晋雄风!
乍听起来,这倒像是个颇为励志的故事,可对此时的楚昊来说,却几乎无感。
毕竟,就算那个华复有能力统一了西凉又如何?
中原四国存在了四十年了,岂能说复国就复国的!
不过,显然他还是低估了亡国四十年的大晋王朝影响力,也低估了楚弘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蒋卿,你马上回到西境,转告令尊,要他严密观注西凉动向,随时向朕汇报!”
“末将遵旨。”
“兵部,马上调阅四十年前西疆原大晋驻军将领信息,整理后呈上。”
冯雨农当即出班,“臣领旨。”
“陆相,此事事关重大,由你亲自督导礼部拟旨,将西凉突然出现的变局酌情整理,派人火速送往东齐,南梁和蜀国,请他们共商大计。”
“老臣遵旨。”
一场热闹的庆生宴,因为西凉突发变故,转眼间冷清下来。
御书房中,楚弘威叹道,“昊儿,朕本想好好给你过个生日,想不到突然间遇到这种事……”
楚昊本就心中有事,对这个所谓的生日更没有太在意,“国事要紧,不过,儿臣以为,父皇也不必太过忧心,一个已经亡了国的王朝,还能翻起什么大浪?”
楚弘威缓缓摇头,神色凝重,“昊儿,你根本不和道曾经的大晋王朝有多么强大啊。”
“中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王朝,但唯有大晋王朝,绵延了近八百年才消亡。”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晋皇族华氏,本身就非常强悍,只可惜到了晋末帝时,却出了一个不学无术,荒淫无道的华辰光,这才最终导致了大晋王朝的灭亡。”
“朕还记得,几日之前你与朕闲聊时曾说过的玩笑话,提及倘若西凉出现一位强者,将西凉众藩将收服之后会怎样,想不到如今果然一语成谶了。”
“现在朕就告诉你,倘若那个华复真是大晋皇族血脉,并且矢志复国的话,那么,中原肯定要面临一场浩劫,而我大楚,将是华复第一个目标!”
楚昊闻言收起轻视之心,沉思片刻说道,“如果那华复真如父皇所说,有复国能力的话,父皇派人通知东齐,南梁和蜀国,想与他们共商对策,恐怕也无济于事吧?”
“虽然现在我大楚在北境和东境方向相安无事,但东齐只是表面上与我大楚平息干戈,一旦我大楚面临战祸,东齐只会坐山观虎斗,甚至还可能在背后插刀子呢。”
“至于南梁和蜀国,本就战力贫弱,更是无法指望。”
“既然如此,又何必修书给他们,多此一举呢?”
楚弘威冷笑一声,“朕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三国巴不得我大楚早点亡国呢,指望他们相助?呵呵!”
“朕只希望他们能够意识到唇亡齿寒,关键时候别拖我们后腿就行了。”
“至于西凉方面的威胁……”
“朕身为大楚皇帝,倾尽全力也要守护这片江山!”
楚昊闻言正色道,“父皇,儿臣明日启程亲自前往丰阳郡,安排莫氏商行采购军粮,以备不时之需。”
反正他要去找四节紫珊瑚,丰阳郡是必经之地,安排丰阳郡的李丰去蜀国采购军粮,也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