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淮诬陷总兵颜知隐。
再加上他的其他诸多罪证,没过几日,便有了结果。
张金淮一家流放苦寒边陲。
……
沈府。
沈路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轻轻抿了口茶,眼中满含笑意。
今日沈府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这位客人以前从未与沈路有过言语上的交流。
此人便是杨青易。
杨青易放松的坐在一旁,抿了一口茶后,点点头。
“沈尚书这茶,甚好。”
“哈哈哈,杨侍郎是懂茶之人,此茶确实与众不同,这是老夫家乡特有的一种茶,每年的产量极低。
不过喜欢这种茶的人并不多,看来杨侍郎与老夫是同道中人啊。”
沈路笑呵呵道,一脸的春风和煦。
杨青易笑了笑:“多谢沈尚书三次出手相助。”
听到杨青易这突然不着边际的话,沈路并没感到意外。
“噢?杨侍郎此为何意?你我今日可是第一次交谈,何来相助一说?”
沈路放下手中茶杯,眼中笑意不减,饶有意味的看着杨青易。
“时正,大理寺寺丞,张金淮。”
杨青易没有具体回答沈路的话,而是说了三个人。
“哈哈哈哈哈……”
沈路仰头大笑了一阵,“果然还是瞒不过杨侍郎啊,都说杨侍郎聪慧过人,果然如此。”
前几日沈路让人给杨青易送张金淮的罪证,杨青易顺着送罪证之人这条线,将背后之人沈路查了出来。
当初杨青易查时正案时,沈路送罪证。
杨青易是初次遇到这种情况,没能查出沈路。
后来第二次,大理寺寺丞案,杨青易将那个案子移给了上平府尹曾石。
当时沈路是给曾石送的罪证,杨青易自然无法查到沈路头上。
不过自那两次以后,杨青易虽然感觉背后送罪证之人并无恶意,而且还帮了他大忙。
但始终稀里糊涂的,令人不安。
于是他对此早有了准备。
这次沈路虽然已经让人小心谨慎,但还是被杨青查到了。
“沈尚书,恕下官无礼,下官能不能知道,您为何要为我提供罪证?”
杨青易直接问道。
杨青易有此一问,合情合理。
沈路与杨青易二人之间,并无任何交集。
一个非亲非故,与自己并无情义之人,几次三番的相助。
还不是一般的小忙。
“老夫与胡致淳有仇。”
沈路没有绕弯子,直接了当道。
杨青易点点头,这答案与他猜测的相差不大。
这也是他最想听到的答案。
不过沈路与胡致淳有仇这件事,还是令杨青易感到些诧异。
沈路虽然身为兵部尚书,面上一向和善。
与胡致淳之间看起来也颇为和谐,并没有什么矛盾。
“时正与张金淮都是胡致淳的走狗,帮助杨侍郎你除掉这两人,老夫又何乐而不为呢?”
沈路顿了顿,接着道:“不过大理寺寺丞,倒不是因为胡致淳……”
“那是因为……?”
杨青易好奇问道。
“那日见杨侍郎当街救一女子,那女子被大理寺寺丞儿子逼迫做其小妾。
老夫也是出于一时恻隐之心。
而且杨侍郎品性端正,老夫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沈路丝毫不掩饰对杨青易的欣赏。
听到沈路说出这个理由,杨青易对他的印象瞬间好了许多。
弄清了事情原委,杨青易安心了许多。
与沈路闲聊了几句,他便起身告辞。
出门前,沈路让人将一包茶叶送到杨青易手上。
“杨侍郎,既然你喜欢老夫家乡的这种茶,便带些回去喝吧。”
沈路笑呵呵道。
杨青易连声说谢。
……
从沈府出来后,杨青易按照原来的计划,乘车去了南山书院。
陈若循得了一本好书,约他今日过去闲谈。
来到南山书院,杨青易如同回了自己家一般,径自去了陈若循所在的书房中。
陈若循早已等候多时,让人为杨青易上了好茶以后。
陈若循将那书交到杨青易手中,杨青易很快翻看完毕。
对于杨青易看书的神速,陈若循早已习惯。
杨青易看完以后,对这书也十分喜欢。
“这书着实有趣,乐卿从哪里得来如此好书?”
杨青易微笑道。
得到杨青易如此评价,陈若循十分高兴。
“哈哈哈。”他笑着捋须,“我一个学生在偏远之地为官,他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便让人给我送了过来。”
杨青易点点头。
二人就书中内容一番探讨。
刚说完,二人正喝茶时,有下人进来禀告,有两个陈若循的学生拜访。
“让他们进来吧。”
陈若循没有换房去单独见两位学生。
两位学生到来后,陈若循将二位介绍给杨青易。
听到二人的名字以及官职后,杨青易有一瞬间的诧异。
这二人,一个是上任不久的礼部左侍郎,一个是新任的兵部侍郎。
“说到这里,他们两个还要感谢意安你,若不是你扳倒了之前的礼部左侍郎时正,兵部侍郎张金淮,我的这两个学生也不会有今天。”
陈若循笑呵呵道。
陈若循话音刚落,礼部左侍郎以及兵部侍郎连忙向杨青易施礼感谢。
言辞朴实,并无客套之意,可以看得出,二人对杨青易是真心感谢。
杨青易笑了笑。
他没有想到无意中除了胡致淳的两人,那空出来的官位,竟然都被陈若循的学生占了。
他与陈若循关系匪浅,陈若循的人,便算是他杨青易一半的人。
“乐卿,兵部尚书沈路,你可了解?”
杨青易将沈路给他三次送罪证之事详细说了出来。
“沈路……”陈若存若有所思,“此人很有几分真才实学,这些年来官声一直都很好,是凭借其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坐到兵部尚书位置。
我一直十分欣赏沈路的所作所为。
他竟然与胡致淳有仇?以前倒是从未发现过。”
礼部左侍郎与兵部侍郎皆是点头认同。
“此事既然如此严密,我们还是不要外传为好。”
陈若循嘱咐两个学生。
两个学生连忙点头答应。
杨青易对沈路心中有了底,有了陈若循如此高的评价,他对沈路的好感更多了。
杨青易从南山书院又闲谈了一阵,便离开。
刚回到家,接到了去万秀园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