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山海关
光是但这个辽河流域战场便投入了13万军队,这也是历史上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辽河流域。
再加上****另一只精锐攻打朝鲜附近的边境的军队,搞得北地全民皆兵,面对如此大的悬殊,也难怪大明朝廷兵部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怂的不行,他们的心理普遍都不认同与后金军队宣战,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打得过人家,毕竟那实力摆在那里,除非有一个像孙子那样的人存在,但是他们没有发现,因为大明王朝和后金军队兵力相差实在太过于悬殊了。
面对着如此强盛的后金军马,不光是这里城中军民吃不下饭喝不下水,就是朝堂上的皇帝也是可谓是惶惶不安,这时候就连本地的抚守亦终日愁眉不展,每天都在屋里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他的下人都感觉到自己的老爷实在是愁的不行,因为他们一个个都呆在屋子里不出声,怕自己老爷生气。
大明军队所谓知府,他们的权利还是很大的,间接他们能指挥得动辽河流域所有的文官武将,这就意味着他的任务与压力比别人要更重。
在大明治下的地方城池,文武分离。
文官称七品县令,在官员内部里面也称作县抚县令抚正等等,他们总领一个县衙的事物,他们手下的主簿总得负责该地的刑事,他们的长史大人负责当地老百姓的民生、税收等等事宜。
而这里的武将称千户大人或者是节度使大人,不过通俗点也叫校尉,他们都是校尉级的将领,他们派兵驻扎一方,他们这些人总得负责老百姓缉盗治安城防等事事宜,不过他们这些武将也得听从文官的话,毕竟在大明王朝文官的待遇是比武官要高的,他们这些武将扮演者是一个个都是知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佐官,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会完完全全的听从朝廷的意见,在当地的治安问题上,他们会老老实实听从这些文官的,因为他们一旦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便会遭到这些文官们的弹劾与镇压。
辽宁的县令武尉都是些有才华的人,在以往太平的时光里,他们可能默默无闻的驻扎在边疆,他俩这一辈子只是大明官吏中籍籍无名的地方文武官员,可是眼下战火纷飞,他们这个时候却成为了这个地方最高级的官员,在前线他们的官位品秩可是这个地方最高的官员,这时候在这个城里非但有数以数万计的难民,还有些数万的军队,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得不要掌管多达万余的军队,但是没你的掌管,他们这些兵痞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治安。
当然眼下城内可不只有两位最高的当地指挥官员,这两名县令与武尉他们的负担还是相当重的,毕竟像北方郡县等县城失守后,他们不得不组织士兵和百姓向南溃逃,在他们优越文化的感知中,他们不喜欢给这些后金军队当奴才,他们才举家南迁,这时候当地的县令与都尉们也纷纷后逃到辽河流域附近,不夸张地说,这时候如今辽宁城内有可谓是有着众多的县令和校尉大人,因为已经丢了十三个县城,这些的县令与武尉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坐在这里,幻想着他们能够恢复失地重创家园。
这些人每日与手底下的人商量来商量去,他们这些人有的主张反击、有的人主张固守,他们的意见始终无法彻底统一,因为现在的这种局面太混乱了,要是稳稳妥妥的打赢,他们就不会如此失礼在这里争吵。
而至于现在这个不利的局面,他们一个个也束手无策,于是乎他们则开始巩固辽宁的防线,他们试图把这里打造成固若金汤的钢铁城墙。
毕竟他们这些人是武官,在形为做事自然要比他们文官果断地多,那就是把这里打造得坚固一些,因为他们也怕后金军队这个城池攻破,从此以后在北地就没有一个坚固的城墙来防御他们的进攻了。
可即便如此面对着后金军马的攻势,辽宁城坚固的城墙处境依旧岌岌可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包括他们这些县令在这段时间上都是不擅长作战的,他们这些县令与武尉们都并非是擅长打仗的将领,他们以往顶多只有民生、刑事、治安、缉盗方面的经验,真正善于征战的将领们,这个时候的山海关却是风平浪静,因为山海关负责防御后金军队入侵中原的西部,如果一旦这个地方被后金军队拿下,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原之地肯定会遭受生灵涂炭。
谁叫山海关的战略意义远比辽宁这些城池更重要呢,因此哪怕山海关的将领们得知后金军马已攻入他们大明国内,也不敢分兵过来援救。
毕竟后金与大明接壤的疆域太长,而山海关的作用体现在阻挡后金军队的西面,一旦这个山海关失守,那么后金军队攻打明国的路线可就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了,到那时大明将变得更加被动,因为山海关相当于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直到有一日,辽宁县令收到了来自京都的消息,言朝廷遣宋王朱慈烺,携京营大将军洪承畴南下支援这个地方,并正式对后金军队进行宣战。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这段日子辽宁城缺少一位足够分量的人物。
而如今,朝廷正式对后金军队宣战,并且同时派来了两位足够分量的大人物,一位是京营的大将军洪承畴,人家可是名副其实的将军,而另外一位的身份更是了不得,竟是当今明天子的儿子,宋王朱慈烺。
不过对此,辽河流域辽宁的文武官员们或多或少也有些纳闷,毕竟以往他们只听说过打将军领兵作,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乳臭未干的王爷带兵的,过了这时候在他们心里,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何时又冒出来一个宋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