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兄弟的死,彻底让李子明与独孤辛兄弟决裂。
在李子明得到钟离兄弟死的消息后,李子明以皇帝之令,发布诏令,讨伐逆贼独孤辛。
长安城。
孟轲看着独孤辛:“李子明此时已经是皇帝的代理人了,他的每一条诏令,都可以打上皇帝的意思。”
而独孤辛沉默了,在他看来,这件事是他们做得不地道,李子明的信也在他的桌子上,一封是皇帝的诏令,当然这是李子明写的,另一封是李子明的亲手写的信,信中的内容斥责独孤辛道德败坏,背后偷袭兄弟,对兄弟不仁不义,忘记曾经的誓言……
这让独孤辛的内心不是很好受,但是他又说不出来什么话,毕竟的确是他不宣而战,偷袭了李子明,这怎么看,这件事做得不地道,如果成功了,那还好,但还失败了,这让独孤辛更是无地自容了。
当然独孤辛也明白,他偷袭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兄弟俩已经彻底决裂了,如今就是你死我活的状态,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看向孟轲:“那么以相父之意,我们该如何呢?”
“西山州必须要夺取之,若夺取不了西山州,而且还无法彻底控制川渝地区,那么我们在这中原之中就缺乏立足之地。”
“联系漠北王,让他攻打云州,从云州进入西山州,从而与我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孟轲看着独孤辛说道。
而独孤辛听到后,点了点头,然后平淡地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而此时独孤辛旗下的另一位将领看向‘赫连兰’看向独孤辛:“王上,如果按照相父的意思,那么我们川渝之地,该怎么办呢?”
“难道就放弃了吗?”
按照孟轲的意思,这是全力拿下西山州,但是这么做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没有过多的兵力去染指川渝之地了。
毕竟兵力就这么多,虽然他们的势力很庞大,名声也很大,但是他们都明白,他们是精兵,精将,但是兵,将都少,他们承受不了太大的损失。
一旦出现一场大规模的战败,就可能面临崩溃的局面,好在,独孤辛勇猛无敌,在独孤辛的带领之下,他们势如破竹,如今只有西山州一败,除此之外,至今没有败仗。
而独孤辛内心是想亲临战场,但是他受伤了,这个伤,至少得需要个一年半载才能养好,这是当初在帝都所受的伤,因为这个伤,独孤辛无法亲自领兵,带兵杀敌去了。
如此之下,独孤辛只能希望下面的将领们,给力一点。
孟轲看着赫连兰说道:“川渝之地的确是也是个战略要地,得到了川渝之地,我们可以大大地提升力量,但是川渝之地,想轻易拿到,至少得需要三年的蚕食。”
“不然的话,我们是无法拿到的……”
“我可是听说,李子明已经派遣了袁鑫支援刘文熙讨伐张敬忠了,一旦张敬忠被击败,这川渝之地,可就到了李子明的手中了。”
“本来我们的综合力量,就不如李子明。”
“如果李子明得到了川渝之地,那么我们还有战胜李子明的机会吗?”
“到时候,恐怕这李子明,只需要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地蚕食我们,我们就败了。”
“在我看来,这川渝之地不能丢,我们应该集结五万兵马,联合张敬忠,从而控制渝州。”
“不说拿下,整个川渝地区吧,但是至少得占据半个川渝,从而得到一定的资源补给。”
“如此我们占据关中,再加半个川渝,联合张敬忠,从而东进中原,拿下南河州。”
而独孤辛看向赫连兰低声询问道:“你的意思,让我联合那个农家汉?”
独孤辛有着很高傲的贵族意识,他是很看不起张敬忠的,在他看来,张敬忠就是一个不入流的货色。
让他与张敬忠联合,这在他看来,这简直是把他的脸面给扔在地上,狠狠地践踏。
对此他是十分的不满。
而孟轲看了一眼独孤辛,他了解独孤辛是什么样的人,独孤辛绝对不会同意这个做法的,因为独孤辛是一个十分看重身份,地位的人。
而张敬忠是泥腿子出身,这在独孤辛的眼里是不入流的,他何尝不知道,川渝之地的重要性,他何尝看不出来赫连兰的战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这个战略根本实施不出来,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联合张敬忠拿下川渝之地。
而中策则是全力拿下北河州……
因为独孤辛性格的原因,他说出来了中策,而非上策,他看了一眼赫连兰,没有再说话,他知道独孤辛不会采取这个意见的。
“王上,张敬忠虽然是泥腿子,但是他手握二十万兵马,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如果与他联合,我们能轻松地把李子明的力量赶出川渝之地。”
“等解决了李子明,再解决他也不迟!”赫连兰不死心地看着独孤辛说道。
而独孤辛听完后,冷哼一声:“这种下贱身份的人,值得把背后托付于他?”
“战争是讲利益的,而不是看出身。”赫连兰再次说道。
而独孤辛已经伸出手来了,然后低声说道:“那么我问你,我们这军中,哪位将军出身低微啊?”
赫连兰还想说些什么,不过孟轲已经站出来了,他说道:“赫连将军,你无需多言了,王上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
孟轲这话,其实是给赫连兰解围,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独孤辛眼中的不满了,如果赫连兰再说些什么话,怕是会惹恼了独孤辛。
要说这独孤辛,脾气可以说是十分臭,即使自己让他不爽了,这独孤辛虽然不会杀自己,但是会给自己甩脸子,如孩童一样。
看着孟轲的眼神,赫连兰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看着独孤辛说道:“王上,我所言乃良策!”
“贵族也是从泥腿子之中,成为贵族的!”
独孤辛冷哼道:“闭嘴……”
随后他又看向了孟轲:“孟先生,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