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长直属卫队的装备,刘铁汉和秋泉完全按照超出部队,最高水准装备的。
每个分队,装备四挺捷克式轻机枪,四具掷弹筒,两门迫击炮,十六支百式冲锋枪,人数增加后,还可再追加,其余为狙击步枪手。
人手一支驳壳枪,单兵携弹量必须达到一千发,机枪手为四千发,迫击炮弹每门炮保证三十发,另外每人携带手雷八颗。
好家伙,不算其他装备,每个战士的负重都在几十公斤左右,也幸亏特战支队的战士们打下的老底子,要不,别说行军打仗了,就是平常走路都费劲。
就这样,还进行了一周的适应xing训练,战士们才适应忽然增加的重量,这样的装备,这样的战士,只有不被偷袭,寻常一两个大队的鬼子,还真讨不着好!
秋泉还专门针对反偷袭做了针对xing的训练,刘铁汉和秋泉那是后怕呀,谁敢保证,小鬼子不来个斩首行动啥的?要是再有这么一回,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唐秋离,依着指挥长的脾气,肯定是一百个不同意,身边放这么多人干嘛,我又不是纸糊的?
二十天之后,唐秋离的伤势终于痊愈了,可以到处活动,骑马也没问题,就是不能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刘铁汉立即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各部队,随后,各部队的庆贺电报,接连不断的飞来,小镇也沉浸在一片欢欣之中。
部队在晚餐的时候,特意加了几个好菜,刘铁汉还破例批准,全体战士喝一点酒,以庆祝指挥长完全康复,当然,负责jing戒的部队除外。
小玲批准他ziyou行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这么多天的情报都要过来,仔细的翻阅,刘铁汉为了让他安心休养,除非特别重大的事情,从不过来打扰他。
一份侦察分队两天前发回来的情报,引起他的注意,情报上说,鬼子对南满西部地区的合围已经完成,正采取向心搜索的战术,逐步缩小包围圈。
鬼子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变的小心翼翼,为避免个别部队单独冒进,被血手团寻机全歼,鬼子以联队为单位,每天规定行军十五至二十公里,下午五点钟之前就宿营。
各联队之间的横向距离,不超过十五公里,就是这十五公里的间隙,也用小股部队填充,如果一点遭到攻击,其余各点马上赶到。
最近的西路鬼子,距离现在的小镇,还有一天一夜的路程,唐秋离看完情报,倒吸一口冷气,小鬼子真够毒的!
这叫拉大网式向心扫荡,以联队规模的部队为连接点,以小股部队为网绳,触其一点,全线震动,各路部队迅速收缩,把对手紧紧围住,进而全歼。
唐秋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怀疑冈村宁次那个老鬼子,是否担任了关东军最高司令官,这是冈村宁次在冀中平原,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的做法!
他死死的盯着地图,反复计算,小玲来叫他去吃饭,他都没有反应,小玲看他这样,知道他在考虑重大问题,没有打扰,悄悄的把饭菜端到桌上。
掌灯的时候,他还在思考、权衡着,饭菜也没动一口,小玲进来看到这情景,一声不吱的陪他坐着。
唐秋离忽然抬起头,愣愣的盯着小玲的脸,把小玲看得莫名其妙,他呆看了一会儿,大步走到地图前,狠狠一拳砸在一个地方,所指之处———安东!
他马上喊通讯员,找刘副指挥长和李支队长、唐支队长来这里开会。
通讯员小跑着去了,唐秋离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显得轻松极了,看屋里没人,灯下的小玲,娇艳如花,搂过来就是深深的一吻,还连说,“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小玲真糊涂了,你傻乎乎的看我一会儿,咋就成了福星了呢?
刘铁汉和李洪刚、秋泉急匆匆的赶过来,这三个人几天来也挺着急,那份情报,他们比唐秋离先看到的,鬼子大军压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考虑了两天,都没有十分稳妥的方案,今晚也正想找指挥长来商量商量,正好,指挥长派通讯员来叫他们了。
唐秋离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有详细解释了一下其中的道理,几个人拍案叫绝,随后,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
具体内容为,部队跳出鬼子包围圈,继续西进,沿着中朝边境线,直扑海港城市,奉天省的安东,既然想给主力部队,在东满战略展开,赢得时间,那就把鬼子主力吸引到离东满越远的地方越好。
当然,打奉天是最好的办法,攻敌必救,可就这几千人去打奉天城,跟送死差不多,唐秋离还没有高烧到那种程度。
优点是,沿着鸭绿江行进,对岸即为朝鲜,鬼子几乎不设防,可以避开一侧之敌,绕过鬼子重兵防守的大城镇,避免部队在途中消耗。
缺点是,行军路线绝大多数在山区,条件比较艰苦。
至于如何穿过鬼子的包围圈,唐秋离笑着对秋泉说:“秋泉哥,这就要看你的了!”秋泉考虑了一下,点点头,没问题。
唐秋离接着说道:“只要有三至五公里的空隙就可以了,保证部队在和鬼子交火之前,让鬼子发现不了部队已经脱离包围圈。”
秋泉显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
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分头去连夜准备。
唐秋离又给在东满边缘地区,隐蔽待机的主力部队发去电报,指示下一步行动方案,苏景峰支队,进至海林地区,韩铁支队,进至宁安地区,袁景豪支队,进至桦林地区。
骑兵郑勇支队,跟随参谋长冯继武行动,对牡丹江形成包围之势,围而不打,各支队以大队为单位,减小目标,分散行动,广泛发动群众,扩充兵员,侦察敌情,隐蔽待机。
等苏景峰支队打响之后,等待命令,命令下达,迅速攻取牡丹江,而后扩大战果。
第二天,部队告别小镇百姓,并告诉群众,万万不能泄露部队在此驻扎的消息,免得鬼子报复,大家已经和部队有了深厚感情,依依不舍,送出很远。
送走的不单单是亲如一家的战士们,还有他们的三百多子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些好男儿,还有多少能再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挥泪洒别,初次离家的新战士们,眼含热泪,频频回头,耳边还在回响年迈父母、幼小弟妹、热恋情人的殷切叮嘱,眼前还闪现他们热切的泪眼,和熟悉了故土。
抬头看见,朝阳下迎风招展的烈烈战旗,抚摸肩上的钢枪,毅然追随唐秋离,踏上转战万里的热血征尘。
部队行军到傍晚的时候,已经到了鬼子包围圈的外围,全体隐蔽在茂盛的林中,战马的四蹄,用厚厚的布包上,以免发出声响。
各级指挥官紧张的在战士们中间,重申命令,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发出一点声音,哪怕是子弹打在身上,也要硬挺着,谁要是违反,立即处决。
不怪刘铁汉下达这样的命令,五千多人的队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是全军覆灭的结果,部队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之中。
尤其是那些新战士,觉得有点儿透不过气来,心“砰砰”直跳,再看那些老战士,没事儿人似的,有的竟然打起盹儿来!
前面忽然传来脚步声,透过林间空隙,清楚的看到,有二十几个鬼子,手握着枪,成战斗队形,直接朝着部队隐蔽的地方走来。
这些鬼子忽然发出几声鸟叫,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响亮,那些个新战士,心里一紧,坏了,鬼子发现我们了,本来就高度紧张,下意识的就要扣动扳机,身边的老战士,一把就把枪夺下来。
这些新战士糊涂了,咋不让开枪呢?眼看鬼子就要踩到身上了?这个急呀!
这些老战士该干嘛还干嘛,只是把枪里的子弹退出来,又把枪还给了新兵们。
秋泉从隐蔽的地方站起来,迎着那些鬼子走过去,只见他和那些鬼子交谈几句之后,打出部队快速通过的手势。
五千多人的部队,就像潜伏的暗流,悄无声息的沿着一条峡谷,迅速前进,只是那些新兵,在经过鬼子身边时,还不住的打量这些鬼子兵。
心里直嘀咕,莫不是咱支队长和鬼子有亲戚?攀上了交情?要不,这些鬼子看着部队通过,咋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
谜底直到部队,全部回到基地修整的时候才解开,这些新兵,已经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种支队的战士。
原来,秋泉命令在一直在鬼子后面,负责侦察、监视鬼子动向的侦察分队的战士们,摸清鬼子之间互相联系的方式和信号,这些战士们都会说一口流利的ri语,也是特战队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然后,选择适合大部队隐蔽通过的道路,不动声sè的摸掉一个小队的鬼子,换上鬼子军装,继续和两侧的鬼子保持联络。
部队在前进的时候,不时听见峡谷两侧鬼子们的喊叫声,联络声,马蹄声,新兵们手心儿都捏着一把汗,真是够惊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