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这两秒时间是巨龙最痛苦担心的时段,他自身受伤,正处于伤后应激反应当中,又看到小怪物出击,立刻又担心上了。
待对手用上了精神攻击这种一直没有施展过的手段时,巨龙就意识到不妙,小怪物从未遇过如此危险的对手。
果然小怪物中招被抽打出去,巨龙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泰坦巨龙反应也是很快,他忍住身上的剧痛,庞大的身躯飞出,来到小怪物身体落下的位置进行第一时间救援。
小怪物在飞出来的途中就现身了,维持不住隐身状态,在地面的积水上打了几个水漂,可见其身体的轻巧。
由于它身体非常光滑,在雨中堪比湿滑的皮球,在余势中滚出去很远,却立刻遇上了大拨的触手缠绕过来,替它止住身形。
这时候巨龙也到了,他不顾一切的救援让他可以立刻来到小怪物的身旁。
掐掉四周的触手,巨龙的爪子拈起小怪物,这一手可是细致活,如同用手拈起一颗小钢珠。
小怪物有些萎靡,但比原来想象的重伤要好得多。
巨龙知道这场仗打不赢了,对手甚至可以硬碰硬生吃他,真是百年不遇的挫折。
怎么办?自顾尚且没有把握,他还有两个伙伴被留在雨场的深处。
巨龙心思电转,嘴里发出来一声长长的吼叫声,作为门拉登家族的首领他有足够的智慧,在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先做出了抉择。
时来新知道这吼声中包含的信息,泰坦巨龙在求援,他有援军。
门拉登家族的援军还能有谁?
来到北方的时候时来新与吕祖就预估过碰上马克西姆与修斯的可能性,想不到他们开辟第二战场的想法如此迫切。
大统领叶皆荣对战后形势过于乐观了,如果吕祖单独来北方,又是一场苦战,那是要把吕祖耗干的。
呙普列岛那一战让协会与联盟彻底看清了时来新的实力,他在海里已经无人可制,这个星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也就是说时来新的主场到处都是。
时间在昆北一边,时来新的成长速度让每一个敌人心惊,只有在他彻底无敌前除掉他,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时来新见泰坦巨龙有负隅顽抗的想法,便收起了收服的心思,发挥出雨场领域的强压。
现在的雨场领域已经不是刚成形的时候,领域结构和规则更加明显。
首先是其让人大跌眼镜的覆盖范围,凡是有雨的地方就有条件可以成为雨场领域。
而时来新恰好有升级过的降雨符文,制造局部地区的一场大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小型法术,若他愿意他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扩大降雨的范围,只取决于他的法力多寡。
时来新现在制造雨场领域,是看菜下碟,取一个最佳的规模耗损比。
更妙的是他的雨场领域逻辑自洽,雨越大水元素就越多,水元素越多他的领域就越强,领域越强雨就越大。
从而产生一种虹吸式天地异象,不断抽取自然的力量,丰满与具象领域的规则,一个成型的新规则又获得更大的自然力量。
与其他巅峰级别的高手相比,雨场领域单位面积的威力只有其他领域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而雨场领域的范围却是别人的几十倍,而对自身的能量损耗又极低。
泰坦巨龙此时彻底领略到火力全开的雨场领域是怎样一副光景。
雨水量简直比肩瀑布,从高空倾泻下来,打在巨龙的身体上可以直观感受到雨水所带的重量。
这片延绵起伏山区遭遇到洪水般的洗礼,稍微低洼一点的地势已经形成无数的小湖。
到处浓雾弥漫,浓雾所覆盖的面积比雨场还要广阔,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雨和雾已经无法分清。
所有的军队和普通超能者都已经远远退出这片地区,但他们还在撤退,指挥官认为只有距离上千公里才算是安全距离。
如此巨量的水元素,催生出更加多、更加强韧的怪蛇结构,泰坦巨龙本想往丘王和北极熊所在的位置靠近,但走了几步他又放弃了,转身往雨场外面退却。
不断出现在他面前,又不断被他崩断的怪蛇结构所发出的阻力越来越大,他要付出很多倍的体力才能继续前进。
走了几步,泰坦巨龙又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前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时来新已经出现在他撤退的路上,不狠狠打一仗,是不可能出去了。
泰坦巨龙再度仰头长吼,身上的气势不断攀升,刚才还萎靡不振的小怪物也来了精神,在他背上一跳一跳的,很有求战欲。
这是兽人家族冲锋的号角,是其屡破强敌决胜战场的精神图腾,连在领域深处被触手重重禁锢的丘王和北极熊也受到感召,重新挣扎起来。
不过如果了解战场态势的人也许要叹气,门拉登家族的第一人竟用冲锋干逃跑的事情。
泰坦巨龙没想太多,脚步越跑越快,暗中运用重力原则,使身体节节拔高,离开地面那些触手,那些东西太影响速度。
其实泰坦巨龙更愿意脚踏实地,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巨龙跟大地在一起才更强大。
一个更大体量的水龙电钻出现在空中,瞬间又缩到很小,时来新对于法术尺度有了新的理解,在领域里面他可以施展能力改变造物微观层面的排列方式,这样才能获得更小的体量,却具有更大的破坏力。
这次时来新的目标是巨龙长脖子下方,那堆超厚骨肉隆起的下部,那里很可能是巨龙的心脏位置,超强保护的下面恰恰是最弱的地方。
泰坦巨龙彻底冲起来了,势不可挡,正前方就是时来新,那个悬在空中的小人,很渺小但气势如同定海神针。
转眼时来新不见了,取而代之是那个水龙电钻,朝着泰坦巨龙的来势反向冲锋。
这次的水龙电钻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要劲急,泰坦巨龙也比以往更孤注一掷。
“轰隆”!
火星撞地球式的碰撞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