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6章
相较于石迪文这次带到普吉岛的众多物资和移民,这个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消息,对特战师来说其实更有价值。
这意味着执委会对西线的照顾和投入,目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边还将会有持续的支持措施和政策出台,这对钱天敦的发展计划可谓是重大利好。
饶是钱天敦一向处变不惊,在听到石迪文提及执委会的打算之后,也不免显露出了一丝激动:“怎么之前执委会发来的电报里,一句都没提到过这事?你可别跟我开玩笑啊!”
石迪文道:“那是因为相关的政策措施还在制定当中,执委会不想过早对外宣布,可能要等到明年才会正式执行。”
“这个政策调整会牵涉到多少地区,多少部门,多少人的生计,你应该也能大致想到。特战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也会有一些地方一些人,因此而蒙受损失。”
“如今国家范围大了,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也是越来越困难,这其中的诸多难处,外界未必能够理解,也唯有让执委会来承担了。”
石迪文的话似有诉苦之意,但钱天敦却听得明白,这是在安慰自己稍安勿躁,尽可能配合执委会的安排。
同时这也是在提醒他,即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西线今后的长远目标,这也不是特战师一家垄断的项目,而是要顾及到石迪文所说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特战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执委会也不会允许有吃独食的情况出现。届时还将会有其他一些人员和机构,以各种方式加入到这个超大项目中来。
钱天敦当然也能理解执委会的这种安排,要是不对各方许之以利,又怎会有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种周期极长的项目中来。
对他来说,只要能保持特战师在西线的领导地位,能满足特战师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那么执委会所作出的这些安排都可以接受。
在参观完本地正在建设的几处农场后,钱天敦又将他们带回到海边,向他们展示正在兴建中的普吉岛船厂。
“对于我们来说,现阶段需要的东西很多,但最紧缺的既不是移民,也不是物资,而是海上运力。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运力,来保障印度洋各个港口之间的联系,以及西线与国内的联系。”
“每年从国内获得的新船,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发展所需。如各位所见,普吉岛船厂已经初见雏形,但我们这里还欠缺专业的工程师和匠人,以及加工和吊装大件的机械设备。”
钱天敦没有拐弯抹角,而是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造船厂是目前普吉岛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特战师在印度洋立足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仅凭特战师自身的技术力量,很难让船厂达到钱天敦所期望的水平。
既然现在执委会已经打算要扶持西线发展,钱天敦自然是趁热打铁把这方面的需求都提出来,能拿到多少算多少。
石迪文道:“造船厂的需求,执委会已经考虑到了,这次随行人员中也有相关的专家,会派驻普吉岛一段时间,协助你们完善船厂的建设工作。各类船只的图纸资料,我也给你们带过来了。”
这次执委会有关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决议可不是空口说白话,甚至已经将造船定位为印度洋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的普吉岛船厂,自然也就成为了重点扶持的对象。
不过石迪文不打算将相关决议立刻告知钱天敦,因为他也不确定钱天敦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开口提出更多的要求。稳妥起见,石迪文决定还是按照执委会的安排一步一步来,暂时不向钱天敦直接交底。
即便如此,石迪文的回应也足以让钱天敦安心不少了。只要普吉岛船厂具备了自行建造货船和中小型战船的能力,那么特战师的扩张行动也将大大加速,对国内的依赖程度也会大为降低。
“普吉岛目前的状况,让我不禁想到了当年我们刚刚攻克舟山岛的时候,岛上也是百废待兴,一切都有待于通过大规模的基建去改变。我想五年十年之后,这里应该也会和舟山一样,成为这个地区的核心海港城市!”
听到石迪文说出对普吉岛未来前景的展望,钱天敦也情不自禁地应道:“我倒是希望这里的建设进程能再快些,因为我真的担心,自己还能不能再干个五年十年!”
石迪文望向他笑道:“怎么?还不放心交班给年轻人?”
钱天敦道:“那只是其一,年轻人将来必定会比我们这一代走得更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希望能够亲手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
石迪文默默点头,表示对此理解。他在东海经营多年,一手缔造了如今东海大区的累累硕果,又何尝不是有着类似的想法。
不过相较于依托东亚大陆的东海大区,钱天敦和特战师所在的印度洋地区显然条件更为艰苦,光是这人口一项,就大大拖慢了各个殖民点的建设速度。
石迪文建议钱天敦适当放低引入移民的要求,考虑从周边地区就近引入人口,以快速充实本地建设所需的大量劳动力。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钱天敦苦笑着应道:“岛上有一部分劳工是我们从暹罗雇来的,目前规模大概有三千人左右。这些人里边表现较好的,或是通晓汉语的,我们也会择优留下来,安排他们入籍。”
暹罗国其实也有着相当多的汉人后裔,这些人对海汉的认同度相对较高,也是特战师目前从暹罗引入劳工的主力。
在钱天敦看来,这些暹罗汉裔虽然不如国内送来的汉人移民的血统纯正,但中南半岛的族裔基因也比印度半岛强出太多,用其从事纯体力劳作还是堪用的,多少能缓解本地的用工需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