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素把他对“如何加快新军形成战斗力的速度,以快于敌人预期的时间投入一线战场”的考量,乃至黄权的几个主要疑问,都大致阐释了一下。

除了前述的新兵异地作战的水土不服、容易发生瘟疫如何防治外。还包括一些配套操作:

后续如果调兵速度加快了,如何对外做掩饰、放烟雾弹、打时间差。乃至诱骗北线的袁绍觉得‘南线李素打孙权时用到的新增援生力军,就是从北线河内战场抽调过去的’,各种诱使袁绍轻敌、觉得这次真是机不可失”。

当然最后这部分说得比较笼统,反正届时让诸葛亮领会其思想、在前方随机应变就好。给诸葛亮的建议不用太细,李素毕竟隔了一千五百里、几个月时间,也无法料敌千里数月之外,要“弟子能而师不御之者胜”嘛。

黄权提到的全部这些疑问点,但凡李素之前没想到写进给刘备的秘奏里的,他也再作为解释附件补充一下,免得到时候刘备也有此问时只能靠黄权口述解释——当然,因为比较琐碎,李素就不亲自写了,他很忙,让徐庶张松随便谁整理成类似“会议纪要”即可。

这种奏折的行文模式,还挺创新的,自从华夏有皇帝制度以来,还没大臣给皇帝的奏折是这样写的。

有点类似于历史上杨修给曹植的“答教十条”小抄,背熟了之后,曹操给曹丕曹植考核、问到哪个就把对应的答案拿出来。

同理,刘备看的时候,也不用都看,先提纲挈领看正文,如果刘备领悟能力好,没有疑问,后面就不用看下去了,也节约刘备的时间。刘备觉得想不通的,或者发现有风险的,黄权再指点他对应查找、看看李素有没有想到。

后来朝廷遇到这种异地办公讨论的,也都模仿着来,臣给君的建议奏折后面,有必要的都可以附会议纪要以备查看、便于了解决策思路的形成过程。

反正李素有超前一千八百年的办公协作经验,这点其实都不算什么值钱货,但只要是他脑子里拿出来的东西,哪怕仅仅是一点做事方法、工作学习习惯,都能让古人受益匪浅,觉得什么都有学习价值。

……

把扩军调兵部分全部谈妥之后,李素又跟黄权展开聊了不少他对如何把握变法节奏的设想,也是让黄权觉得非常有道理。

商讨盘桓数日后,黄权就告辞带着使命奔赴长安,千里迢迢赶得挺辛苦,在七天后的四月初十回到长安。

而且,他在回到长安之前的三天、路过宛城的时候,还按刘备出发前的关照,先面见了一下高顺,然后把李素关于如何调整练兵扩军安排的意见,转达给了高顺,好让他立刻先开始执行,少耽误点时间。

高顺乍一听还有些诧异,他性情严谨,怕黄权乱传使命。但黄权给他看了一封手谕,是刘备心细提前给的,意思就是“李司空有任何关于此次讨论练兵事宜的建议,黄权回程时可直接安排相关将领照做,不必请示旨意”。

刘备也知道远程办公往来一趟半个月浪费时间,而李素的建议肯定都是好的,要充分放权,这也算是特事特办。

高顺看了这个提前堵漏的圣谕,也是不禁感慨,内心对于皇帝对司空的信任程度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回到长安后,黄权再把跟李素的讨论全部转述解释一遍,这次刘备倒是没有再对李素的军事意见部分有任何疑问,基本上直接看了李素的“讨论过程会议纪要”,就全盘接受、正式批准实施、备案留中。

由此,刘备还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还是伯雅会做事,知道远程时隔半月君臣议事,就该把臣一方的“会议纪要、决策过程”都晒出来,便于皇帝查看,也省得让传递消息的使臣口头解释太多,不怕传错话。

上次诸葛亮的建议,就有点不够周全,至少决策过程没有都形成到秘奏上,一部分还要依赖黄权的口头释疑。

于是刘备随口一说,让黄权下次记得关照诸葛亮:河东河内那边,再有任何需要朝廷全局配合的议题,在秘奏的时候,记得学学你李师写会议纪要。

然后,从这年夏天开始,诸葛亮也成了会议纪要的第一个“受害者”,开始学习模仿老师的办公文体,把决策讨论过程都附在附录上。

(注:稍微澄清下。在正式朝议上,每个大臣在君前说了些什么,也都会被秘书郎记下来,但仅限于朝议。至于臣子的奏折,是不用写讨论决策过程的,皇帝也不看)

且不说这些长远影响,单说刘备全盘接受了李素对扩军练兵部分的意见后,继续往下看工商税改革,然后很快也不得不承认,李素的谋划比他一开始拍脑门的想法要持重得多,也更循序渐进。

李素建议刘备:今年绝对不能立刻开征新式工商税,不能试图形成常法,那样反抗太激烈了。第一年应该放出风声后,承诺“即使要进行这个改革,也得从后年开始收,今明两年肯定照旧,给民间适应期,同时利用这段时间讨论新商税的具体实施方案。”

同时,放出这个风声后,朝廷可以先做出承诺,今年仍然以富商和勋贵产业的主动带头认捐为主。但所有的认捐,到后面都能抵扣翻倍的免税额度。

比如今年捐了一亿钱,后年这家巨富勋贵的年税前利润是五个亿,按照税法要缴纳一个亿,那么这一亿就不用交了,甚至大后年还是一个亿税,可以继续抵扣,抵掉两年。

这样也是为了分化瓦解富商豪族勋贵系统,让主动投靠的分享更多减免。

当然税率的具体算法,肯定后续有时间可以慢慢再讨论,不太可能真的按照“纯利润按比例纳税”的办法,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也算不出对方的纯利润是多少、成本是多少。

所以,从类型上来类比,工商税收的肯定不是“增值税”而是“营业税”,就按照汉朝旧制,从目前的“市税”上改。

这些具体说起来就复杂了,真到这一波仗打完再说。

反正汉朝此前就是有作为常法的“市税”(在特定市场区域交易,收2%交易税),以及理论上作为法外临时措施的“关税”,但绝无手工业生产环节的税,未来肯定要慢慢梳理、统一。

(关税在春秋战国时以过诸侯国之间的边境关隘才交,秦统一后理论上都是一国,不该缴关税。汉初也为了政治正确,显示天下一家商人流动没有‘出境’,所以也不收关税、只收市税。

但西汉后期没钱花了,加上东汉大部分时间,都事实上法外恢复关税,也是每过一个郡封国边境、或者朝廷有都尉驻军的关卡,收货值的2%。进入战乱后各方诸侯为了筹措军需,再法外加重比例,也都很正常,有加到10%甚至更高的。

另外一贯以来的“市税”也只是理论上按营业额交,实际上是有监管市的官吏、行会组织包税的。也是因为查账困难直接征收成本太高,包税人就按照去年这个市的销售额估个数字、给官府交2%,官府认了就行。

类似于日本战国时的“座”,或者西方的“同业公会”。信长游戏里的“乐市乐座”其实就是取消市的包税官,诸侯直接对商人统计交易额、直接征税,不让包税中间商赚差价。)

这么复杂纷乱的征收方法,也没个稳定的制度,每一环节的统计都有很多猫腻。如果刘备和李素未来能把统计手段严格起来、税的种类合并、去掉不合理的中间承包人牟利操作空间、而且做好朝廷中枢和地方的利益分配。

那么,相信哪怕税率的百分比看起来稍微提高几个点,甚至一成,商人的反弹也不会太激烈。

至少现在先把“合并税种、减少中间环节”这个大思路先宣布出去,造势争取更多的理解。

……

兹事体大,刘备想全盘接受李素对军事和财政方面的修改意见,但他也不会真的“偏听则暗”,所以只是把那些还没要实施、比较遥远的部分,暂且摁下保密。

而那些即将实施的部分,只要不涉及军事机密,就跟钟繇、荀攸和法正都讨论了一下,让黄权也出席帮忙解说。

钟繇荀攸从这个议事顺序里就看得出来,他们只是查漏补缺的,根本大计陛下并不是第一时间请教他们,大方向上陛下只跟李司空讨论。群策群力之下,该通过的差不多都在四月份之内通过了。

前线方面,高顺整个四月份都在按照李素的要求,把征募来的新兵和袁绍军那儿俘虏来的北方兵,都优先加急操练、并且改善生活条件,争取尽快投入使用。

不过,李素也知道北方兵怕热,如果拖到最热的农历六月份用兵,就算高顺练兵之能再强,也很难让北方兵适应。

所以,李素必须用别的办法,从营养、医学各个角度加快这个适应的进度。

因为华佗、张机等名医都在刘备这儿做官,而且是早在五六年前的192年、193年就投奔了,李素这些年有请刘备特地设置一些品秩比较高的医官,让华佗张机也带徒弟,弄一批处理瘟疫、水土不服和伤情的军医出来。

其中张机还专门研究过当初彻底平定南中之役的瘴气防治经验,后来李素阵营打到零陵、交州时他也有参与。

多年的理论结合实际,加上李素的先进理念指导,汉军的军医官们大多有一个共识:水土不服主要是三方面导致的:

第一是天气的冷热干湿不适应,这个无解,但一般也就导致感冒或者中暑,不容易出传染性瘟疫。

第二就是对空气饮水和皮肤接触“微虫”的不适(张机没法理解“微生物”的概念,李素也就没超前说),好在理解这个概念也不用真知道微生物,只知道螨虫也行了——

李素前世经常出差,刚出差到一个地方时觉得身上起疹子皮肤痒,这就是螨虫。因为人对于自己住久了的地区的螨虫已经习惯了,螨虫也不会致病,但外地螨对外地人就容易致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汉军的军医都知道夏天的席子这些要熏蒸,军中多备专门的驱虫熏香,至于用了五六年的神器花露水,更是加大供应量,这些也能加快北方兵适应南方瘴气。

南中多鲜花香药,这些东西李素在决定用北方兵打孙权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吩咐滇州那边加大生产,让滇州布政使顾雍亲自督办这些南中军需品的调度筹集。还让顾雍在合适的时候亲自押运一些物资过来,顺便参与平吴会之战——

这事儿当然不是李素私自调一方封疆大吏,也是他那次让黄权带回给刘备的建议。因为拿下吴会之后就得考虑地方治理、收拢民心。

原本江东四阀是顾陆朱张,现在陆家除了投曹的陆逊陆绩其他都被孙家杀光了,朱家是孙策孙坚时代就跟着的铁杆,灭了孙权之后肯定会一损俱损把朱家拔了。所以,就剩下江东本土排第四的张家,和“还乡团”的顾雍。

李素还私下里跟顾雍说过,好好干,前面五年帮朝廷稳定南中、发展生产、笼络归化蛮夷,这些内政之才朝廷(司空)都看在眼里呢。

所以,只要这次帮忙做好平吴会的最后一战的后勤工作,以及攻下后的安民工作,就把顾雍从滇州布政使平调为扬州布政使。

虽然是平调,可南中之地的富庶程度和文化程度、以及辖区面积、人口,怎么是天下大州之一的扬州可比的呢?而且对顾雍来说还是衣锦还乡,顾雍当然表示要好好干了。

除了气候和螨虫瘴疠两方面,最后导致人水土不服的第三大类原因,就只剩对食物和饮水的不适应了。

这一点,张机和华佗原本也有点模糊的印象,但说不出科学原理。李素倒是知道的,主要是人的胃肠道微生物菌群不适应新的食物。

这在后世已经是医学常识了,大家都知道“人想吃什么东西,其实不只是你的大脑想吃,更是你的肠胃里的微生物在反馈告诉大脑你想吃什么”。

一个不吃辣的人到了川黔湘赣等地,一吃辣就拉肚子,就是肠胃里的微生物不适应,疯狂刺激身体,拉久了之后渐渐不拉的,就是肠子里不耐辣的微生物死了大半,不抵抗了。

同理交州吴越之人的肠胃就是适应海鲜江鲜鱼虾,西北的就是适应牛羊拉面,都是人和肠胃微生物共生选择的结果。

李素有这方面的科学常识,自然知道让高顺练兵时保证北方兵的待遇。高顺特地把那些袁绍军俘虏的练兵基地从宛城南移到襄阳,然后还奉李素之命问地方多要军需,确保袁军士兵至少每隔一天能吃一顿长江汉水里的鱼虾水产。

不爱吃鱼的也得逼着吃,每天还有军医队巡营,凡是发现疑似“肠胃不习惯吃到鱼而萎靡、吐泻”的病人,都集中收治,给药物调养。

这样的科学管理之下,那些北方兵对南方湿热和吃鱼虾的习惯速度,自然是远超自然适应的速度。

正常没人管或许要一年半载才能培养出来的适应性,这儿一两个月就略有小成了。

当然,人过一万,形形色色,改造的战俘多了,这样强行推进,个别死伤也是有的,反正控制在了千分之一以下。

两万战俘改造完,也确实有十几个人因为不能吃鱼还给鱼吃、急性反应比较猛烈,或者是有奇怪的过敏,最后吃鱼虾河蚌河蟹拉肚子拉死了,那也是没办法的。

CC读书推荐阅读:官路仕途:重生后一路狂飙游戏选项睿智?我开局篡改选项!参加高考的我,和系统谈起了恋爱医官情瘦机车觉醒:开局觉醒重卡金刚上山十年,无敌师弟下山了人到中年,觉醒每日结算系统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我的六个姐姐,由我来守护!捡漏全球珍宝,从美利坚开始送王船逍遥修真少年公主爱妻你别跑重生满园飘香呦,祖宗来了穿书八零养弟妹快穿之逆袭人生的女配回到十二岁我见军少多有病(我见默少多有病)我见默少多有病重生甜蜜人生重生萌夫追妻锦衣娘子超级旺夫系统重生八零甜蜜军婚快穿反派boss作死日常八零军嫂逆袭人生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战太太超凶的神算奇谈我见军少多有病柯南里的捡尸人我在八零追糙汉重生梅花朵朵星辰求生穿越之幸福日常邢先生的冷面女友卿如春风来影视系统过气明星的反击从上离婚综艺开始娇妻厨娘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摄政王大婚后走路带风四合院:修仙到一半,系统跑路这个明星只想放假噬天龙帝修真百年归来龙隐宁欣八零福运甜妻有点飒开局继承生死簿
CC读书搜藏榜:海贼王之最强冰龙皇上非要为我废除六宫邢先生的冷面女友战国混沌剑神的猴子猴孙们独享一吻成灾:帝少的77次锁情诸神来犯,我在现代重演神话神级狂医在花都都市之最强战神奶爸逍遥修真少年空间之归园田居重生之妃王莫属女导演的爱情电影重生后,我在都市杀疯了重生,我就是回来当厨神的湛少的替婚新妻韩娱之魔女孝渊迷彩红妆公主爱妻你别跑两界真武暗影谍云偏执首席放过我爱如星辰情似海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都市之邪皇狂少这个傀儡师有点那啥重生娱乐圈之女王至上乡村疯子致富路墨守陈规狂龙下山退休后她只想在娱乐圈养老重生九零恶婆婆商女谋夫回2001陪你长大我在梦里逐步成神变成女孩子,将高冷千金养成病娇亲情凉薄我转身自立门户我的世界,又要毁灭了重生后休了王爷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御膳房的小娘子重回七七种田养娃霞光升起金牌宠妃(系统)绯闻男神:首席诱妻成瘾我是导演,却拿着演员的技能邪医修罗:狂妃戏魔帝异世倾心财阀的快乐你不懂
CC读书最新小说:诡案密档执法变强,我灭门贵族世家人生半途之重生暴富圆梦李忘昔与往昔之旅权斗江湖路谜团,谜团天灾降临:契约异灵女皇亿哥带你,钓遍天下鱼江晓白的成长之旅直播种田女相纵横蓝星村,蓝星从此乱纷纷悸动的心跳胜过千言万语我一个流量明星,会写歌怎么了?从进山打猎到富可敌国被病娇财阀老婆绑走,我笑哭了全球首富从美女机器人卖身契开始大一刚入学,你单挑三千同学?寒门枭主让我冒充白月光,别真爱上我啊【光芒之下】凡人修仙外传进城后的艳遇生活暗夜守望者重生回到1984年只为诛仙大夏执线师谁伴我封神一剑杀仙:从爆能系统开始从认购证开始缔造金融王国枪之王者系统,你给我拿错剧本了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从觉醒异能开始制霸都市量子觉醒征服全球,从缅北开始中年逆袭记九品莲劫特战队长的官场风云重生之商娱巅峰路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御妖纪元!大妖竟是我自己!外甥把我曝光后五位大小姐找上门浴血杀倭兰齐的邻居我才不要和美少女互换身体哇!这个神豪明明有钱却过于慎重异能觉醒:我在特事局那些年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节奏人生:林逸的传奇疯了吧,你管这叫娱乐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