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姆妈,到我宿舍坐一会儿,等会儿我们去食堂吃饭。”
田爱华领着母亲三人来到男职工宿舍,宿舍是四张高低床,不过住四个人,上铺留着给大家放行李,坐了会儿就该吃饭了,田爱华拿着饭票带家人来到食堂。
“姆妈,你跟大嫂坐,我去打菜。”
田小芽跟着田爱华,她还没见过八十年代的国营单位的食堂,一张张彩色的塑料票,还挺有意思。
“小芽,想吃啥?”
“我想吃鱼,还有鸡蛋。”
“我还有两张保健票,今天正好有保健菜。”
田爱华买了一份红烧鱼块,一份辣椒炒鸡蛋,一份清炒红薯尖,一份烧茄子,外加两份保健菜,干豆角扣肉。
田小芽看着油汪汪的扣肉,忍不住咽口水,可为了减肥,她吃了几块鱼和鸡蛋,就不停吃青菜,田爱华给她夹扣肉她都不要。
张春兰眼中涌上担忧,平日里老姑娘最爱吃肉,扣肉红烧肉那都是她最喜欢吃的,咋今天一块都不吃,难道是病了?
“小田,家里来人了。”
下班高峰期,食堂近来不少人,有认识田爱华的,打着招呼。
“唐姐,这是我姆妈,大嫂和小妹。”
梳着齐耳短发的妇女点点头,“你小妹长得真有福。”
这年头,吃的油水少所以大家普遍偏瘦,小姑娘要是长得胖乎乎的,别人就夸这姑娘有福气,而且田小芽特别白,虽然身上胖,可是脸是可爱的桃心脸,双双的大眼睛,肉嘟嘟的模样,眉清目秀的样子确实挺可爱。
“小唐,一会儿去布厂,那里卖便宜布头。”
便宜布头?听到便宜二字,张春花立刻被吸引,拽住眼前的妇女,“姑娘,你们说啥便宜的布头?”
姓唐的妇女笑得合不拢嘴,“阿姨,我可不是姑娘了,我都两个孩子了。”
“啥?”张春花有些吃惊,“看不出来,哪里像生过孩子的,一点都看不出来。”
听别人叫自己姑娘,说自己年轻,谁都高兴,妇女跟张春花说了两句,就算是熟了,一会儿张春花跟他们一起去布厂。
“我家爱华脸皮薄,又不会说话,不过孩子人品端正,我们家也是清白人家,以后要是有好姑娘,唐同志你也给我家爱华留意一下。”
田爱华低下头,微红的耳朵出卖了他害羞的心情。
吃了饭,张春花不要儿子送,跟着刚认识的几个妇女一起去布厂,这年头买布要布票,农村人一年一个人分到的布票也就七八尺,做一个裤子加小褂就没了,不要布票的布贼贵,也不好买。
现在有个便宜又不要布票就能买到布的机会,张春花怎么会放弃,她已经想好了,布头就布头,找些颜色花色相近的,拼起来就是新衣服。
到了布厂从小门进去,仓库里面挤满了人,碎布头是论袋卖的,不许挑不许捡,不然又大又好的被人挑走了,剩下的小破布头卖给谁。
只是人太多,根本挤不进去,不过这难不倒张春花和杨娟,两人都是干农活的,个子高块头壮,加上田小芽三人往前开路,带着罐头厂的妇女很快挤到了最前面。
“我要两袋,不五袋。”
两块钱一大袋,五袋可以给全家人做点啥,张春花咬咬牙拿出一张大团结,几个妇女们也热火朝天的买起来。
“这是我看中的一袋。”
“什么你的?你付钱了吗?这是我的。”
还有几个妇女为了争夺好一些的碎布,恨不得打起来,田小芽受不了这么拥挤嘈杂的环境,看着张春花在那里挑拣,打了个招呼钻出来,跑到仓库旁边儿透气。
“这些全都丢出去,快点,堆在里面占位置。”
一个人指挥着几个男的,把仓库一角的碎布条子往平板车上一扔,拉到门外,田小芽跟出去,看到他们把这些碎布条丢上了解放车。
“同志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些都不要了吗?这是要扔掉?”
男同志看了田小芽一眼,“这些都是没法用的碎布头,还有好些被雨淋了,准备扔掉。”
看着碎布头,田小芽觉得十分眼熟,突然她想起来,这不是小时候上学用的拖把上的碎布头,就长长的一窄条,然后扎成一把,她说怎么看着眼熟。
碎布头,拖把,突然她眼前一亮,这些碎布头又不要钱,她完全可以拿来做拖把,然后拿去卖。
“同志,你看这些碎布头能送给我吗?”
男的奇怪地看着田小芽,“这破布条子,拼起来都浪费针线,你要它们干啥?”
做拖把的点子肯定不能说,田小芽想了想偷摸狠狠掐了自己自己一下,眼眶立刻红了,“大哥,不瞒你说,我想要这个做被褥。我家里穷,日子不好过,土炕上垫的都是稻草,这个季节稻草潮湿发霉,我想把稻草换成这些碎布头,然后再把被子里塞一些碎布头,这样冬天就不会挨冻了。
要是您为难,我、我出钱买行不?我就这些钱,不知道够不够?”
田小芽掏出一把分分角角的钱,低下头滚圆的泪珠滴落在手背上,看着又可怜又让人同情。
男人想了想,丢了也是丢了,这姑娘挺可怜,给她用总比丢了强。
“那行,那你自己拖走,而且要今天全都拖走,我们要腾库房。”
“谢谢大哥,谢谢大哥。”田小芽不停鞠躬,男人摆摆手,又嘱咐一次,让田小芽今天必须全都拖走。
田小芽见姆妈和大嫂还在里面没出来,旁边儿是小山一样的碎布头,这么多就是用平板车拉,也要好几趟,这可怎么办?
她冲进人群,把张春花拽出来,告诉她们自己要把碎布头弄回家。
虽然碎布头不要钱,可这么多碎布要来干啥,一条条又窄又长,就是拼都没法拼,可是老姑娘非要,没办法母女二人想办法,出去请了个收破烂的帮忙。
足足拉了三趟,才把碎布头全部清完。
最后田爱华找人弄了两辆平板车,自己和大嫂一人拖着一个,吃力的往家走。
二十多公里,四个人硬是走了三小时,到家后,田爱华和杨娟累得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