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人可能会产生一种误区,那就是袁尚和袁熙是仓皇逃窜,只身投靠公孙康!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他们还带了一部分残余兵马,虽然具体数量不详,但估计至少也有几千人!
这也是为什么袁尚敢于在公孙康的地盘上,想要谋害于他,欲图取而代之的原因所在!可想而知,若无一兵一卒,袁尚就算再怎么缺心眼,也知道自己干不过公孙康啊!
可是,李瓒来给袁熙通风报信时,因事发突然,必须立即出城,目标不宜过大,否则容易被公孙康觉察,所以,他这一次出逃,没带一兵一卒!
随着袁尚殒命,兄弟二人带来辽东的数千军队,也被公孙康顺势收编!因而,袁熙虽然侥幸得活,保住了性命,却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只能与李瓒相依为命!
辽东待不下去了,中土也不能回归,二人只能逃亡高句丽,由于他们出逃之时所携带的盘缠不足,再加上千里冰原,异族之地,有钱你也没处花,袁熙和李瓒风餐露宿,饥肠辘辘,差点冻饿而死,幸得好心的扶余牧民收留,这才暂时安顿下来!
扶余人,是汉代到唐代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汉末三国时代,正处于高句丽人的统治之下!逃到扶余人这里,袁熙终于没有了性命之忧,却忽然精神崩溃,情绪失控,悲怆不已,心如死灰!
曾几何时,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权倾朝野,门庭显赫,父亲袁绍更是拥兵数十万,称霸河北,逐鹿中原,何其辉煌与荣耀?可现在呢,却没落至此,不仅基业尽失,族人也是死的死,亡的亡,如今只剩自己形单影只,踽踽独行,孑然一身,流落北国,虽侥幸得活,又有何意义?苟延残喘罢了!
欲图东山再起,恢复祖宗基业?这谈何容易!打算反攻曹操,你得有兵吧?要想有兵,就得有钱有粮;要想有钱有粮,必须拥有一块根据地,获得稳定的赋税收入,并招贤纳士,网罗英才!可根据地如何得之?还得有兵!
可现在呢,自己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得靠人施舍,除了这条性命,还剩下什么?唯有一个忠心耿耿追随自己的李瓒,却也无济于事!
当然,自己是父亲存活于世的唯一血脉,这个身份,也是一种资本,或许在河北地区,还有一定的号召力,振臂一呼,可能会有那些对袁氏旧恩念念不忘的忠诚义士之人响应,可问题是,目前河北已全部落入曹操之手,贼兵势大,仅靠这点力量也不够用啊!
而且,一旦曹贼知道我还活着,必发来重兵讨伐,就算我暂时获得了一块根据地,拉起了一支队伍,恐怕也不会长久,如流星闪过,昙花一现,徒劳无功!
李瓒总是劝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可希望在哪呢?根本毫无希望!大势已去,日暮途穷,恐怕我也只能流落在这寒冷的北国,像丧家之犬一样苟延残喘,了却残生,那我活下来,还有何意义?不如追随父亲和兄弟们去了!
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的袁熙,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欲寻短见,却被李瓒救下,他的一句话,又使袁熙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李瓒说:我为了救你,抛家舍业,妻子儿女都被公孙康杀害了,不图别的,只为李氏夫人的在天之灵得以宽慰!往日辉煌和祖宗基业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活着!
回忆着养母那慈祥的面容,听着李瓒的肺腑之言,袁熙终于重新鼓起了勇气,放下了所有杂念!自己这条性命,是李瓒拿家人的性命换来的,又寄托了母亲在天之灵的希望,一定要好好活着!
从此以后,袁熙不再想要轻生,竟与李瓒一起,安之若素地在扶余人这里生活下来,每日放牧劳作,自养自足,过了一段虽然寒冷艰辛,却也乐在其中的隐居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隐居避世,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竟被一场灾难打破了!袁熙和李瓒身处的这个扶余人部落,突然遭到鲜卑慕容部的进攻和洗劫,不仅所有牛羊都被掠走,就连他们自己,也沦为了鲜卑人的奴隶,被迁往漠南!
身份的骤然转变,无异于雪上加霜,奴隶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可想而知!
袁熙和李瓒不仅被逼着每日辛苦劳作,还动辄遭受鲜卑奴隶主打骂,吃住条件,不如牲口,尊严丧失殆尽,身体每况愈下,现如今的袁熙,还不到六十岁,却已经步履蹒跚,必须拄着拐杖,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不过,经历了百般摧残和非人的待遇,袁熙不但没有丧失活下去的希望,反而愈发坚韧,倒是他的亲密兄弟李瓒,终于挺不住了!
就在两人沦为鲜卑人奴隶的第五年,李瓒不幸染上恶疾,不治身亡,死的时候,袁熙正在外面干活,不在身边,等他回来的时候,李瓒的尸体已经被奴隶主处理掉,不知被扔到了哪里!
李瓒之死,就好像袁熙生命中的最后一线微光也熄灭了,他望着空空如也的床榻,愣了好久,欲哭无泪,仿佛灵魂出窍,只剩下一副行尸走肉,不过,他的脑海当中,却回响起李瓒一直在说的那句话:活着,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
好在,没过多久,袁熙的残生,终于迎来了曙光!慕容鲜卑首领慕容獠推行改革,决定恢复一部分奴隶的自由身份,纳为鲜卑部族一员,并允许拥有私产,虽然还是二等公民,地位卑微,却不必再像从前那样遭受奴隶主的非人对待,终于活得像个人了!
就这样,袁熙拥有了自己牛羊,置办了帐篷,还娶了个同为奴隶出身的扶余女子为妻,漂泊数年,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转过年,妻子诞育一子,袁熙很高兴,取名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