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觉得,毋丘俭和诸葛诞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因为他们太年轻了!
这两个人物,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是鼎鼎有名,也曾经因为反对司马一族,而起兵造反!不过,那都是许多年以后的事了,他们的敌人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
眼下,历史因为刘纬的穿越受到影响,魏国灭亡太早,司马懿也还在呢!毋丘俭和诸葛诞,此时只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将,让他们做太守都抬举他们了,毛还没长齐呢,造反?他们玩得明白么!
当然,也有一类人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年纪轻轻,便能独当一面,这一点,司马懿也不否认!可关键是,不管你多有才华,在论资排辈的这个时代,资历太浅,或者地位太低,都很难成事!
别看毋丘俭和诸葛诞造反,现在闹得欢,却有一个关键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没有核心!凭他们两个人,虽然能一时蒙蔽众人,可时间久了,内部凝聚力,便会下降,谁会愿意听两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吆五喝六,发号施令?
届时,反叛军内部,便会产生嫌隙与裂痕,或许没等朝廷的平叛大军杀到淮南,他们自己人,就先起内讧,一拍而散,土崩瓦解了!
对毋丘俭和诸葛诞来说,聪明的做法,便是拥护一个核心人物,作为旗帜,号令众人!可尴尬的是,并没有这样一个领袖级别的人物存在!
满宠身为扬州刺史,一方诸侯,显然资历和地位是足够的,可他的政治立场,偏向司马懿,尤其是那封密信被公开以后,他成了众矢之的,是淮南军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岂能领导众人?
那么,张辽的儿子张豹呢?这就是司马懿当年那个安排的精妙之处了!淮南新军,大部分都在扬州,可张豹却是豫州牧,根本也不在合肥!
另外,司马懿早就派人把张豹控制起来了,虽然他享有自由,但无论到哪都有人盯着,手下的部属里,也以司马懿安插的卧底居多,他能干什么?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当场拿下,是个被关进鸟笼的金丝雀!
郭奕行吗?他的年龄倒是不小了,但资历不行,做个参谋,敲敲边鼓,出谋划策,够用了,可让他当造反的领袖,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听他的!
因此,对带头造反的毋丘俭和诸葛诞来说,处境可就尴尬了,反已经造起来了,动静不小,人数众多,到头来却发现,连个领头的主心骨都没有,还能闹腾多久?司马懿当然不那么担心!
然而,要是许褚和曹宇逃到淮南,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一个是曹氏宗亲,一个是曹魏老臣,都能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充当这场叛乱的领袖,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司马懿的麻烦可就大了!
尤其是曹宇!他甚至可以在淮南直接登基称帝,延续大魏国祚,以皇帝的名义,号召天下,除贼复国!如此一来,叛军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司马懿要想平定这场叛乱,可就更难了!
与此相比,司马懿更担心,造反的毋丘俭和诸葛诞,会与近在咫尺的汉军勾结!
虽然刘纬此前经历了一场西征,整整一年都在外统兵作战,可现在,早就已经回到了长安!
此时,淮南地区突然叛乱,万一刘纬这家伙利用这个机会,觊觎扬州三郡和江北土地,从中作梗,甚至趁虚而入,那司马懿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淮南地区,平原广阔,水网纵横,虽然饱受水灾之患,但那些曾经被淹没过的田土,却十分肥沃,是魏国(晋国)的产粮重地,每年收获颇丰!
司马懿此前给淮南军提高各项待遇,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这里岁入甚多,府库充盈么,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以至于发完军饷,还有不少的盈余!
然而,一旦汉王刘纬染指淮南,甚至吞并这里,不仅中原震动,人心混乱,司马懿也将失去大片领土和财政收入,他才刚当上皇帝,就丧城失地,可不仅仅只是面子上的问题了!
司马懿知道,现在汉军还不具备发动一场大战的能力,公然入侵淮南的可能性不大!怕就怕刘纬与毋丘俭和诸葛诞勾结起来,利用他们,令司马懿焦头烂额,首尾难顾,他自己呢,则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
不用别的,刘纬只要暗中给淮南叛军提供军需粮草和武器弹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司马懿寝食难安,至少一两年内,不得安生!
即便这场叛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他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晋国初立,可经不起如此的内耗,更可怕的是此消彼长,司马懿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刘纬的实力却日渐强大,晋国可能就离覆灭不远了!
其实,司马懿想多了!即使淮南军没有叛乱,两国之间此消彼长的势头,亦在悄然发生,双方实力的天平原本就是倾斜的,现在已经倾斜到难以挽回的境地了!
不说别的,就说司马懿的东征和刘纬的西征吧!表面看来,他们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实际上呢,刘纬的损失更小,获得的利益也更大;而司马懿呢?完全就是一场惨胜,赔进去十万精锐不说,损耗粮草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这种实力上的此消彼长,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可用不了几年,就会凸显出来!那时节,汉军必将以摧枯拉朽的势头,开启一场规模宏大的统一战争,司马懿即将走向穷途末路,他的失败,或许早已是定局!
当然,眼下的淮南叛乱,如果司马懿处理不好,或许将加速他的灭亡!因此,司马懿也不得不在自己刚刚当上皇帝才没几天,便决定御驾亲征!
不过,在正式出兵平叛以前,司马懿还有两件事必须提前办好!其一,命令各地官府,尽速缉拿许褚和曹宇,并开出了诱人的悬赏,毕竟他们不落网,司马懿就不能安心;其二,派人出使长安,给汉王刘纬,递交国书!
(第26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