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以为,伐吴,当以何为由哉?”想到这里,刘纬也是赶紧向诸葛亮提出了这至关重要的一问!
“这……”哪知道,诸葛亮闻听此问,却突然语塞,沉吟一声,就没再说话,似乎显得很为难!
诸葛亮的这个表现,让刘纬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什么意思?这为难的表情,因何而来?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还是有办法,却顾虑重重不敢说呢?
“先生,尽可直言不讳!寡人悉听尊便!”刘纬猜测,以诸葛亮急于求见自己的表现来看,他肯定是有备而来,估计胸中早有良策,只是有顾虑!于是,他便开口直言,鼓励了诸葛亮!
注意,刘纬说的这个悉听尊便,可不是我们今天的含义,在当时的语境中,意思是说,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认真听着,而且会言听计从,绝无异议!
刘纬这个坚定而诚恳的态度,似乎没能打消诸葛亮的顾虑,只见他拱手一礼,附身于地,略显惶恐地说道:“请恕亮,无礼造次之罪也!”
诸葛亮这个表现,让刘纬更加疑惑,他究竟想说什么,竟然会得罪我,惹我不高兴?那我更得听听看了!于是,刘纬连忙上前搀扶了诸葛亮,和蔼言道:“无妨!请先生赐教!”
“王上……似可以……伐世子,为由也……”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有些迟疑,吞吞吐吐地,终于道出了他的建议!原来,他是让刘纬打出讨伐刘瑾的旗号,兵发荆州,与吴军决战!
“嘶!”刘纬一听这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色骤变,随即涨红了脸,羞愧难当!谈得好好的,诸葛亮却突然提起了刘瑾,这等于是揭开了刘纬心里的疮疤,他有多么难堪尴尬,可想而知!
刘瑾叛乱,可谓是刘纬心里的一根刺,一想起来,便觉锥心之痛!他甚至因此上了一股急火,病倒了,到今天都没能痊愈,耽误了多少国家大事,不就是因为这个不孝之子,所干的“好事”,气的么!
这件事,主要是太丢人了!刘纬此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立世,又端又正,没想到居然会养出这么个儿子来,还造自己老爹的反,简直就是个畜生!
问题是,刘纬还不能过于苛责刘瑾,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况且养成今天这种性格,闯下如此大祸,刘纬身为父亲也有责任,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嘛!
因此,所有的气和怨,刘纬就是想发泄,也发泄不出来,就只能自己憋着消化,焉得不病!不过,这一段时间以来,刘纬渐渐地已经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了,心情总算能稍稍好了一些,可今天,诸葛亮竟然又提起了刘瑾,刘纬的心里,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脸色能好看才怪!
“王上!恕罪……”眼见刘纬的脸上变颜变色,诸葛亮赶紧伏拜请他原谅,显得十分谦卑!诸葛亮绝不是害怕刘纬,而是他自己也觉得,如此痛揭别人的伤疤,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正所谓疏不间亲,诸葛亮居然建议刘纬以讨伐刘瑾为借口,兵发荆州,等于是挑唆老子去打自己的亲儿子,就更不地道了,他也知道自己理亏,所以才顾虑重重,心虚不已!
不过,诸葛亮的这个建议,令刘纬心如刀绞,尴尬不已的同时,也是忽然眼前一亮!
对啊,那个逆子背叛自己的父亲,公开造反,如今跑去了荆州,还当了什么长沙王,以讨伐他的罪过发兵,不就可以避免公然对东吴宣战的弊端了么!尽管实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这就是刘纬与孙权之间的决战,但是理由这么一变,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
老子教训不听话的儿子,天经地义,打他还不应该?这是我们的家务事,你孙权若是从中作梗,那就怪不了别人了,搂草打兔子,连你一块打!
孙权啊孙权,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居然躲在幕后,推刘瑾出来当了长沙王,作为名义上的荆州之主,以安荆州人心,却不曾想,这么做反而给了我出兵的借口!
刘瑾是什么长沙王,他就是伪王,根本得不到朝廷上的认可和天子的任命,等同于割据自立!乱臣贼子,人人可诛之,我汉军兴兵讨伐伪王,名正言顺,可灭一切敢于抗天者!
不过,这里面似乎也有个漏洞,万一孙权为了避免与汉军开战,把刘瑾交还给刘纬,怎么办?
你不就是为了来教训不孝之子吗?我把儿子给你送去,怎么教训都无所谓了,荆州,汉军还是别进来了!孙权若是真的这么做,这个出兵的借口,不就被化解了么?
“彼若释之,如之奈何?”刘纬沉默了半天,导致现场的气氛十分诡异,现在,他终于开口了!
诸葛亮一听刘纬这么问,心里有了底,这起码说明,汉王心怀大度,并没有计较自己的无礼造次,还听进去了他的建议,认真思考过了!
“荆州,乃长沙王奉天子谕守之……若其在军中,则师出有名也……”哪曾想,诸葛亮给出的,居然是这样的答案,刘纬听了,直接就是一惊!
诸葛亮什么意思?让我放了刘备?还让他随军一起去收复荆州?搞什么搞?这难道不是放虎归山吗?莫非,你诸葛亮并非真心为我效忠,只是权益之计?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营救刘备离开江州牢城营,回到荆州,东山再起,与我作对?
天啊!倘若这个猜测是真的,那诸葛亮可真是心机太深了,绕了这么大一圈,就是在算计我啊!实际上,他还是心心念念,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一心向着他呢!
“哦?先生何意?”想到这里,刘纬的脸色再度一变,用警觉的目光,审视着面前的诸葛亮,满腹狐疑,虽然没有明说,却已经表示了怀疑诸葛亮用心的态度!
“刘玄德,困囚牢之所,已近五载,乃应释之耳……王上,盖惧六旬之翁,再生反复乎?”诸葛亮居然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还直把话给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