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说粮草大营,实际上,其中存放的物资,可不仅仅是粮草,还有大量弹药!
粮草被焚,对司马昭来说,当然损失重大,却并非致命打击,毕竟战场距离邺城很近,那里的粮仓,多少还有一些存粮,紧急调运的话,晋军虽然免不了要忍饥挨饿,却不至于完全没有饭吃!
可弹药被毁,司马昭就只能干瞪眼了!晋国的工业水平,远不及汉国,生产能力有限,此前的冬季战役,就已经浪费了不少弹药,剩下这么点家底,却被汉军捣毁,他还拿什么打仗?等到兵工厂生产出下一批弹药时,估计晋国已经完蛋了!
因此,当得知粮草大营遭袭的消息时,司马昭急火攻心,眼前一黑,当场晕倒,被众人救醒以后,好半天才仰天长叹:天亡我也!绝望不止,心如死灰!
司马昭纯属是推卸责任!你的失败,与老天何干?如果粮草辎重存放在中军大营,并派重兵护卫,即便出事了,也能及时救援,汉军想要偷袭,谈何容易?可他呢,偏偏自作聪明,故布疑阵,打算引诱汉军上当,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眼下,晋军只剩一天的弹药和粮草,用完就没了,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
别说很难消灭姜维他们,即便能将其歼灭,手里的枪炮,都成了废铜烂铁,难道要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和手持精锐火器的汉军拼命?岂非白白送死?
“陛下,或可取用于敌也!”眼见司马昭木木呆呆,失魂落魄的样子,老将张合心急如焚,连忙拱手谏言道!
张合的话,说明他还不肯罢休,必欲歼灭姜维!他的意思是,只要能集中手里剩下的弹药,继续发动猛攻,拿下污城,缴获汉军粮草和弹药,这仗就还有得打!
奇怪了,在此之前,张合和司马孚明明反对在此与姜维的部队消耗对峙,怎么现在,态度忽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很简单,此一时,彼一时,要么一开始就别打,既然已经打了,而且还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半途而废,可就亏大了!
根据此前传来的消息,目前汉军张嶷和马忠所部,已经攻克常山和中山二郡,正兵分两路,攻打河间、安平和巨鹿,这些地方,防御空虚,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此时晋军主力选择撤退,则整个冀州沦陷不说,姜维的部队,亦有可能顺势东进,袭取邺城!
邺城,是晋国故都,虽然宫殿毁了,但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全在那里,现在撤离,已经来不及了,靠缺乏弹药的晋军主力防御,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邺城失陷,晋国将再无回天之力,覆灭几成定局!
张合不是不知道,汉晋两军制式武器的口径不同,弹药不能通用,但是,只要能缴获汉军武器,他们的弹药就能用了,尤其是炮!因而,只要一天之内,能拿下污城,晋军就仍有翻盘的机会,否则,将万劫不复!
“臣附议!”不出意外,就连司马孚也同意张合的说法,拱手至上,随声附和!
一位是忠心耿耿的老臣,一位是自己的亲叔叔,司马昭听了二人的谏言,又该如何决策?他迟疑再三,最终把目光落在了杜预脸上!
杜预此前的妙计,给了汉军狠狠一击,功劳不小,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即便是张合和司马孚,也不敢小瞧这位年轻人,司马昭更是希望他能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陛下,末将以为,并州,大有可图耳!”杜预明白司马昭是在向自己征询意见,没等他开口,便拱手一礼,道出了胸中谋划!
大家都是聪明人,杜预也用不着说得太过直接,意思就已经十分明朗了!
杜预认为,汉军目前,虽然席卷冀州,却后方空虚,作为姜维大本营的并州,防御薄弱,与其和姜维死磕到底,不如突然挥师西进,攻打壶关,继而,袭取并州!
一座小小的污城,能存放多少粮草和弹药?就算很多,估计在晋军破城之前,汉军亦会将其销毁殆尽,至于汉军的武器,也缴获不了多少,那点战利品,根本无济于事!
杜预估计,并州作为汉国第四集团军的后援基地,肯定存放着更多的粮草和弹药,若能将其缴获,不仅晋军能获得有效补充,汉军亦将失去后援,无论姜维还是张嶷和马忠,都将陷入缺粮少弹之境!
问题是,现在的晋军,口粮只剩一天用度,弹药亦十分匮乏,能挺到壶关,甚至并州吗?现场有人提出了这个疑问,杜预却只给出了八个字的答案:仿太尊例,取之于敌!
太尊,说的就是司马懿!杜预的意思是,司马懿可以带领勇士,千里奔袭,孤军深入,打到了关中,并州近在咫尺,又有什么难的?没有吃的,没有弹药,从敌人那抢呗!
目前的并州,极度空虚,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晋军也用不着动枪动炮,手里的冷兵器也不是烧火棍,同样可以杀人,只要能越过壶关,便是一片坦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杜预这话,更是说给司马昭听的,鼓励他效仿父亲司马懿,胆子更大一些,即便挥师并州,十分冒险,也要一往无前!老子英雄儿好汉,太上皇能做到,你这个现任皇帝,做不到吗?
当然了,姜维这支部队,也不能不管,必须留下一支偏师断后,防止他们追袭晋军主力,更要阻止他们袭取邺城!反正现在手头上的兵力相对富余,完全可以分头行事!
杜预一番话,可谓语惊四座,张合和司马孚听了,虽未表态,却能看出,他们也并不反对,显然认为,亦是可选战略!那么,司马昭呢,他怎么想?
让杜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激将法居然没起作用,司马昭虽然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所下达的命令,却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