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的一番谋划,确实精彩,尤其最后那句话,更是画龙点睛,听得众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于禁也是受到邓艾启发,这才明白,为什么司马懿明知道南阳军实力不足,还非要逼迫自己兵分两路,同时进攻两个目标,原来他刻意加上武关,是在暗中指点,该如何去打这场仗!
换言之,邓艾刚才所说的,正是司马懿心中所想的,要说这是邓艾的主意,还不如说是司马懿的主张!只不过,若没有邓艾这个聪明人领会其意,道破玄机,众人还都被蒙在鼓里,不明就里呢!
由此,问题也来了!既然司马懿早有此计,干嘛不明说,非要故弄玄虚,让人去猜?要是没人猜中,岂不耽误了大事?这就要提到关于战略和战术的两个层面了!
这就好比总经理与工程师!总经理负责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又岂能去操心技术方面的问题?别说他不懂,就是懂,也不能越俎代庖,否则,还要工程师干嘛呀?
作为工程师,虽然主管技术,也不能下面的工人怎么拧螺丝,都要由他来操心吧?要是你连螺丝都拧不明白,那就别干了,难道还要让工程师来,手把手地教你该如何拧好螺丝吗?
同样的道理,司马懿作为太上皇,通过五军都督府指挥全军,他所考虑的就是战略,至于战术,那是地方将帅们的职责,又岂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若是什么都得让司马懿来操心,要这些属下是干嘛吃的?
作为将帅就该有这种能力,按照全局战略,制定细化的战术!尤其是现在,晋国效仿汉国推行军事改革,给了地方将帅更多的权力,司马懿就算胸有良策,也不宜在战术层面上,对将领们耳提面命,否则,就是越俎代庖!
如果将帅们习惯了司马懿的越级指挥,什么都听他的,渐渐地,便失去了自主指挥作战的能力,一个个全都成了庸才!偌大国家,那么多军队,就靠司马懿一个人指挥,连一场小规模的战斗都要让他指导战术,那就可惨了!
因此,司马懿也是有意识地减少了对将帅们的指导和干预,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调动这些将领的主观能动性!荆州方面这场仗具体该怎么打,他确实不宜明言,否则,不等于说于禁等人全都是饭桶吗?此乃其一!
其二,就是为了保密!汉国奸细无孔不入,司马懿要是在电报里把话说得那么明白,万一泄露出去,不就坏菜了吗?所以,他也只能以发布战略目标的名义,暗中提点于禁他们,谨防泄密!
军事命令,都是越简洁明了越好,最忌长篇大论,司马懿以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军事战略,下达给于禁等南阳军将士,他们就应该由反常当中,看破玄机,从而自己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一来,抛砖引玉,相得益彰!
这就是刚才,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之时,邓艾始终一言不发的原因!作为高级将帅,他也希望自己的部下当中,能有人未经启发便能看破天机,可惜,却没有这样的聪明人,就连于禁这老家伙,也没能参透,只好自己站出来说明一切!
不过,虽然在邓艾的提醒下,局势愈发清晰了,于禁却有个疑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士载言之有理!然,上庸之军,若有异动,如之奈何?”于禁连忙向邓艾提出了这个疑问!
是啊!刚才邓艾口口声声说的,都是襄阳如何如何,张飞如何如何,却没有提及驻扎在上庸的魏延,这可是个重大的疏漏!据情报显示,上庸三郡的汉军,总兵力不下五万,其中精锐,至少也有三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而且,由地理位置来看,上庸所辖之地,距离武关方向更近!倘若汉军没有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令张飞按兵不动,而是让魏延率军就近去解武关之围,邓艾的谋划,不就泡汤了吗?
还有一种结果,更可怕,那就是张飞所部襄阳军北上攻击宛城的同时,魏延也率领上庸军,奇袭攻打武关的晋军后路,那么,无论是佯攻部队,还是留守部队,可就全都危险了,搞不好,不仅不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反而被汉军占尽了便宜,甚至彻底消灭南阳晋军!
“围点打援,亦同理哉!”谁料,邓艾对此却满不在乎,拱手一言,轻松答道!
随即,邓艾环视在场诸人,具体解释了一下!他说,上庸的魏延所部,把守的是汉中的东大门,责任重大,多年以来从未调动,这一次估计也不会轻举妄动!
就算这一次,汉国高级军事指挥系统忽然脑抽,想到动用魏延,那也没什么!无论是张飞来,还是魏延来,亦或者他们一块来,只要晋军事先做好准备,来个围点打援,便可重挫汉军!
届时,南阳军还多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向西攻打上庸,威逼汉中!汉中可是刘纬的大后方,受到威胁,岂能不慌?还不赶紧调派兵马,火速驰援?
如此一来,关中兵力势必减少,防守削弱,如果王昶和司马孚进展顺利,再加上张合和郭淮的配合,说不定能一举拿下关中,甚至攻克汉国都城长安,把刘纬他们彻底赶回蜀地老家去!
邓艾说,假如自己是汉国统帅,下这盘棋时,肯定不会动用魏延这颗棋子,因为,这是一步臭棋,稍有差池,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魏延的上庸军真的有所行动,那可真是天赐晋国的大好良机,哪怕南阳军拼尽血本,也要把他消灭在南阳郡的土地上!
听了邓艾此番分析,于禁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止不住地点头,其余诸将,更是抚掌称颂,大赞特赞!
既然如此,开局就十分简单了,只要把佯攻武关这场大戏演好就行!问题是,该让谁带兵去打武关呢?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应承,最后竟是于禁一咬牙一狠心,猛拍桌案,大声呼道:“此任,非我莫属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