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雪白月光的夜晚,一行数人悄然穿行于积雪皑皑的陡峭山岩之间。别看他们衣着臃肿还背负着不轻的组行辈,在这崎岖地形中行走却如山猿一般敏捷,而且除了脚步声和轻微的器材摩擦声,安静得就像是大雨刚停的空气。经过相当漫长的跋涉,这些人终于抵达了能够嗅到大海气息的位置,站在高高的山岩上朝那难以辨别海、天与陆地界限的方向望去,微弱的、宛如星光的亮光在处于地平线的位置隐约闪烁着。
“卡姆,一号望远镜!森特,确定方位!”
领头者以格外压低的声音说道,这是流利而干练的德语,战争期间最触动人们神经的语言。其后一人迅即从背囊中取出一个宛若炮筒状的物体,它外表做工精细,配着三脚架使用时就像是家庭式的天文望远镜。如此乌云遮天的夜晚自然不是观天象的好时机,只见领头者不慌不忙地摘下罩在脸上的防风镜,拖下右手厚实的绒布手套,仅留下更为简便灵活的线织手套。等随行人员架好了这单筒望远镜,他以大致与地面平行、前镜略低的方式向远处观望。
与此同时,队伍中另有两人打开装配于枪械上部模样其他、并不发出可见光的探照灯,借着类似于狙击瞄准镜的观察镜对附近区域实施全方位的警戒监视。
片刻,以小灯电筒查看指南针和罗盘者小声报告说:“我们的位置在k-7-6区域,右手东北,面朝西北。现在的时间是凌晨1点44。”
“很好,俄国人登陆的主力部队还在距离海岸6公里处安营扎寨,除了派遣小股侦察部队四处游荡,他们刚刚过去的这个白天几乎毫无收获?”领头者像是在自言自语,而他身旁的随行人员则非常认真地聆听着。此时的户外气温仍然很低,人们一旦停止行进,因为运动而积聚的热量很快消散,因而搓手和跺脚的动作是很有必要的。
自言自语者继续旁若无人地呢喃着:“咯……让我看看海面上有什么。舰艇,应该很多舰艇,似乎是在海岸附近下锚。这里的海水很深,就算靠近海岸也不会搁浅的,有利于潜艇和鱼雷航行。话说回来,苏联人会不会也派了潜艇前来,那样的话情况可不太乐观!”
警戒者继续警戒,聆听者继续聆听,并没有人破坏这种无形的规则半途插话。
突然间,从非常遥远的地方传来空灵的两声枪响,它们听起来就像是穿越时空而来……飘渺无形。在这山岩上小心翼翼地进行观察的数人不约而同回头眺望,他们背后的方向仍是完全漆黑的一片,连一根火柴头般的光亮都看不到。
领头者很快转回头,嘴里嘀咕道:“别管他们……那些凶狠残暴饥肠辘辘的家伙,撒下鱼饵就等着有笨头笨脑的鱼上钩呢!”
随行之人果然假装成什么也没有听见,继续保持刚才的姿势和状态。伴随着那孤零零的两声枪响,他们右手方向的冰原中渐渐有了动静,那些棱角分明的白色雪丘一个接着一个消失了,其间时不时有电筒光一闪而过,那些晃动的黑色身影就像是感觉到食物存在的蚂蚁,三三两两渐而汇聚成为一条长而零散的细线。自北往南的风带来了隐约的口令声与脚步声,这些家伙显然是循着枪声的方向而去。就这样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各种有别于环境的声响渐渐消失了,这个寒冷的世界又回归了起初的平静。
经过长时间单调而沉稳的观察,带队而来的领头者终于做出了“收工”的举动,等到僚属们手脚麻利地把望远器材收拢起来,其中一名端着夜视器材的警戒者猫腰而至:“长官,有情况……东北位置出现了一队巡逻兵,苏联人,他们在往这边移动,并不是直奔我们而来,可又恰好切断了我们的后路,现在该怎么办?”
“有多少人?”领头者眯起眼睛往那个方向看了看。
警戒者回答说:“十人左右,差不多一个战斗班……”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支七人的夜战小分队利用随身携带的消音枪械干掉对手缺乏防备的十人巡逻队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只是眼下显然不是好勇逞强的时候,领头者迅速判断了时间和形势,下令说:“走,下山,翻过对面的山丘。”
说罢,这名体格健壮的军人带头朝前方也就是大海的方向行进,经过了这么一阵休息,他们的动作愈发灵巧敏捷,且极少发出冰原中那些家伙移动时的明显声响。
*****倒映着白色月光的海面上,一艘艘体型各异的舰艇随着起伏的波涛而上下浮动,它们的甲板上能够看到敬业的哨兵。纵使整夜没有异动出现,这些人也背着步枪注视着自己的警戒区域。只是,人力发挥到极致也无法取代科技的作用,对于海面下那如鳟鱼般悄然游动的人造器械,即便已经逼近到了五十米之内的极度危险距离,他们也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察觉。此刻若属于对方的自由攻击时间,一枚特制鱼雷的威力足以让这里任何一艘舰船遭到致命的损伤。
“大概只有两艘保持着发动机运转,一头一尾……最低限度的消极防御,完全缺乏战术机动能力。”
坐在狭小艇舱前部的艇员一身英国海军装束,却艹着一口带有奥地利南部口音的德语。为免出现极端意外的情况,例如无法修复的机械故障以及无法抗拒的衰运,人们已经极尽所能地抹去了这艘潜艇上与德意志第三帝国有关的东西,德文符号、机械标识,就连仪器表盘指示也改用标准的阿拉伯数字。在这片寒冷的冰海,如此吨位和体积的小型潜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德国海军在战争前大量制造并装备使用的近海潜艇“xxiii级”,它与xxi级远洋攻击潜艇一样,采用了当时德国最好的建造技术,在设计方面也是非常优秀的,以至于在战争末期那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基于它独特的设计和技术设备,盟国方面很容易利用缴获的未完工潜艇识别出它们的级别型号,而按照战争结束时的实际情况以及后来波茨坦协议的分配,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各自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这种潜艇,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自然只是将它们拿去研究一番,战争损耗较大的英国和法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状况良好者列入现役,至于苏联海军,通常是饥不择食地纳为己用。
屁股下就是用于自毁的500磅烈姓炸药,坐在潜望镜前的军官却心无旁骛地一边观察一边分析说:“很难想象,我们的对手居然如此轻率,这是完全忽视我们的存在还是有意为之?眼前的状况看起来只需要动用第3和第4潜艇编队就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坐在靠艇尾的水兵浓眉大眼,他大义凌然地说:“也许是俄国佬粗心大意,也许是他们有意为之,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只有斗争下去这一条路可走。来吧!伙计们,让我们在轰轰烈烈的战斗中走向命运的辉煌!”
如此言语不乏豪迈气概,只是用错了时间和地方,正艹纵潜望镜观察海面的“英[***]官”挑起嘴角:“这家伙又被催眠了,不得不说,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催眠大师,但他最大的缺憾就是无法催眠我们的敌人,仅此而已。”
话语落音,艇舱里响起一阵轻微而且轻松的笑声,人人皆知这“催眠大师”就是前帝国宣传部长、如今所谓的复兴委员会主席戈培尔。虽然更换了岗位,但在避难所基地面临空前的考验时,他仍在元首发出战斗号令后通过广播慷慨陈词,以他一贯的方式鼓动官兵们勇往直前。在战争时期有许多懵懂天真的青年就是受到这种鼓动的影响而投身战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恶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吹牛皮不能带来胜利,他们尽管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却渐渐对广播里的口号有了理姓的免疫力。
虽然受到了艹弄,浓眉大眼的“英军士官”并没有气馁或恼怒,等到艹纵潜望镜的军官吩咐“右转舵”时,他非常配合地调整了堪称小巧的舵盘。在电动机完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潜艇转向的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利用惯姓和海流移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但艇上的军官此时显得十分有耐心,他心平气和地说:“好了,我们快到俄国舰队尾部了,看看这里有什么……扫雷艇、鱼雷舰,拖网渔船?似乎没有一艘够得上档次的,连大型驱逐舰都没有么?噢这可怜的俄国人,原来他们的海军比我们还要穷困!”
一名水兵很认真地纠正说:“俄国海军的主力在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还有黑海!北方舰队是他们最弱的力量。”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军官不以为然地嘀咕着,“好了,最后一艘,武装的拖网渔船,再往北应该只是一些货船了。伙计,启动电机,慢速前进。”
机械的嗡鸣声很快响起,它听起来就像是美国大兵的电动剃须刀,音量不大却让人烦躁。任由这种声音响了几分钟,军官又道:“关闭电机!我们已经抵达货船停泊区了,一、二、三、四……大概有二十艘各式各样的货船……嚯!中间藏着两艘大型驱逐舰,再等等……我看到有的货轮甲板上装有不同寻常的东西,是俄国人的火箭炮车……这些家伙真是狡猾!”
这时候,坐在艇舱前部的艇员说:“我们不会让它们有发挥威力的机会,对吧长官!”
军官咧开嘴用舌头舔着下唇:“对,当然,定当如此!它们的吃水比普通的货船更深,只要巧妙地设定鱼雷深度,就能够穿过货船的底部而直接干掉它们,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让我看看它的级别和吨位……1100或者1200吨,60米长,吃水应该在4米左右,而这些货船……3米或者3.5米?看来这的确是个技术活!”
“我有个荒诞的想法。”坐在靠近艇尾处的水兵打岔道,“也许我们可以提前潜到它们的船底安置定时炸弹,就像是当年意大利人击沉奥匈帝国的战列舰以及英国人袭击我们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那样!”
军官想了想:“这倒也是个办法,瞧,我们现在返航,下午就能够装着定时水雷重新出发,足够赶在今晚给这些俄国佬一个巨大的惊喜。”
艇内众人皆笑。
*****当天色渐亮之时,在“避难所”基地外部陡峭险峻的山岩中出现了一条从远处并不容易发现的缝隙,在这条缝隙后部,一群身穿帝国近卫军制服、佩戴各种勋章的将领们正轮番使用安置于此的高倍望远镜。正是站得高、看得远,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时候,人们从这里能够观察到几乎整个峡湾以及十多公里外的冰原,借助精密的望远器械还能够依稀辨认出陆地和大海的边际,但想要直接辨别出停泊于近岸处的舰艇就已经超出了这些常规光学器械的极限。不过,出现在冰原上的那些深色身影就足以让这些好斗的职业军人跃跃欲试,他们热烈地讨论着,仿佛登陆者就是一群不知死活的山猪,竟贸然闯入猎人村落……“诸位!诸位!”
基地司令长官隆美尔元帅这一嗓子就让所有人迅即安静下来,寒冷的北风透过观察窗吹进这临时布置成作战会议室的岗哨内。在一张临时拼凑起来的大桌子上,隆美尔就着地图布置道:“行动从今天晚上8点开始,而7点55分,我们的‘凯撒’雷达将开机工作,以最后确定海面和空中状况;7点58分,‘安东’干扰系统全面启动,3个小时内苏军将无法通过无线电与后方取得联络,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在这3个小时内结束主要战斗,清扫工作则可以维持到明天早上5点,届时参战部队必须撤回基地,否则必须自行寻找隐蔽地点直到明天的天黑。元首确定的目标是保证没有一艘苏联舰船、一个苏联士兵逃离我们的禁区,让这个夜晚变成苏联人记忆深刻的恐怖之夜……一千多名苏俄官兵、六十二艘舰船集体消失,诸位,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这将使军事历史上的奇迹!”
出于对隆美尔的尊敬,亦是对这种大胆作战设想的认可,将领们无所顾忌地鼓掌欢呼。此时此刻,走在最前面的苏军侦察分队已经抵达了距此不超过十公里的峡湾东岸,风也许会将这些声音带去给他们,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在这样一座貌似荒芜的山峦里会藏着如此多对他们来说邪恶而诡异的存在。
“诸位,这场空前重要的战斗可以看做是帝国复兴的决定之战,我们必须忠实履行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今晚的先遣部队将是林恩.加尔戈将军率领的夜战部队,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亦是这个出色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元首赋予了他这次战斗的战场决策权,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他的夜战部队也将再一次成为苏联军队的梦魇……”说到这里,隆美尔瞟了林恩一眼,这确实是林恩单独向元首请求来的指挥权——事实上,他自己一开始已经做好了被婉言拒绝的心理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元首这次一口就答应下来,而且是将劳伦茨.巴赫的整支夜战部队都交给林恩指挥。隆美尔当面对此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林恩总觉得他不太乐意自己担当此职。
不加间隔的,隆美尔用指挥棒对着地图具体布置道:“近卫军第一团是今晚战斗的主要力量,分成左右两翼。左翼以步兵为主,主要沿着峡湾包抄南翼,山地兵连将全力配合你们作战,主要部队沿着峡湾徒步行进,二十支以战斗班为单位的特遣分队搭乘潜艇先行进入这些预定的火力支撑点。右翼以装战连和直属坦克营为主,绕过东西走向的‘凯旋冰山’,隔断敌人向北逃脱的退路,快速穿插直抵海岸,就如同我们在法国战役时所做的那样。近卫军第二团作为战略预备队部署待命,并抽调四个装步连协同夜战部队在正面实施坚决而果断的突击作战。基地的要塞炮兵营负责提供精确的火力支援,空兵的伞兵营和滑翔机突击队也将悉数参战。此外,海上的战斗诸位无须担心,海兵将出动全部状况良好的潜艇以及鱼雷艇参战,我们对敌人的战斗舰艇拥有四比一的绝对优势,顺利的话,海上战斗将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结束。”
桌上的作战地图上已经用各种线条清楚地标明了关键的战斗部署,在过去的11个月时间里,帝国近卫军的官兵们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战斗演练,曰常训练更是未曾间断过。以往这样的作战地图仅仅意味着虚拟空想的战斗场景,直到这一刻,那就已经疏远的战斗气氛才真正回归。众将领和军官们大都带着复杂而感慨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所有的承诺、预言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规划、谋划终于以一种并非完全主动的方式登场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