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哟呵,洪秀全这么快就被打到头皮发麻啦!】
【秦始皇嬴政:就他那个领兵能力,也不让人意外吧。】
【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不是被清军打得屁滚尿流,洪秀全想来也不会恳求石达开。】
【隋文帝杨坚:仔细想一下,太平天国内部能打的将领不少,但洪秀全麾下嫡系能打的好像一个都没有。】
【汉武帝刘彻:太平天国的统帅除了石达开之外都被洪秀全弄死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明明视频还在播放,历朝皇帝们却好像未卜先知一般,纷纷做出预料。
视频中,石达开若有所思地放下了手中的天王旨意,缓缓开口道:
“天京方面的战事出问题了?”
过去的几个月中,石达开主要解决的就是天京方向。
最终的决定是其他方向收缩,力保天京。
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太平军的退却,都是按照这个方针来的。
石达开没想到的是,自己才刚走两个月,洪秀全那边就出大问题了。
使者听到石达开的询问之后,露出尴尬表情。
不说还不行,石达开迟早会知道。
使者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
“是这样的,翼王殿下。”
“满妖的军队如今已经开始出现在天京城外了。”
石达开:“……”
去年连续击破江北、江南大营之后,天京城附近百里之内已经没有任何清军存在了。
甚至石达开两个月前刚刚离开天京时也是如此。
但就是这么短短的时间,清军居然就卷土重来了?
站在石达开身边的李秀成忍不住开口道:
“天王就不会派兵反击吗?”
使者的表情更加尴尬,目光垂落看着地面,低声道:
“反击了,没打赢。”
众人:“……”
石达开过了好一会才叹息道:
“江南江北大营的主力都被歼灭了,现在能过来的无非就是一些小股军队,这也打不赢?”
这也是在场众人的心声。
你要说是什么湘军,或者是当年向荣的主力也就算了。
杂鱼都打不赢?
使者脸色通红,突然有点后悔前来。
“是,打不赢。”
【天京事变,洪秀全将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四王全部都算计进去,自以为得计,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人心。】
天京城内,是有许多杨秀清的旧部被逼无奈投降了洪秀全不假。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
杨秀清在天京城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特务系统,石达开在调查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这些旧部牵扯其中。
当石达开得知真相时,就等于这些杨秀清的旧部们得知了真相。
算计杨秀清,放任韦昌辉屠戮东王旧部,排挤石达开,任人唯亲……
“天父(洪秀全)杀天兄(杨秀清)”的流言,迅猛地在整座天京城内传播开来。
一个如此不堪的天王,谁还愿意效忠?
镇守天京的太平天国精锐其实在天京事变中并没有损失太多。
但士气和人心都散了,谁还会给洪秀全卖命?
洪秀全本以为只要掌控了天京精锐就万事大吉。
但他没想到,自己麾下的数万大军,和杨秀清麾下的数万大军明明是同一支部队,战斗力却是一个地底,一个天上!
不过洪秀全又有一点是非常符合政客基本素质的——唾面自干。
打不过清军咋办?
把石达开请回来呗。
洪秀全也知道自己之前做得太过分了。
为了安石达开的心,就把自家两个废物哥哥的王位给撤掉。
石达开沉默片刻,示意其他人退下,只留下翼王府的几名心腹。
首席谋士张遂谋沉吟片刻,道:
“殿下,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其他几名谋士也纷纷点头。
“殿下,如果没有安王和福王的掣肘,您回天京并非不可以考虑。”
“回归天京的话正好可以重振旗鼓,为天国大干一场。”
这些谋士们其实也不愿意当一支在外的孤军。
他们更希望自家的主君石达开成为第二个杨秀清。
整个太平天国的军队,还是区区一座翼王府的军队?
任谁都会选择前者。
但石达开不。
石达开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叹了口气。
“都已经走了,何必还要强行回去呢?”
“破镜难重圆,没有那个必要了。”
回想过往种种,石达开真的已经被洪秀全伤透了心。
石达开毕竟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他内心之中还保留着年轻人的热血和纯真。
他没办法做到刚刚还势不两立,马上就能重归于好。
几名谋士还待劝说,石达开却举起了手示意众人闭嘴。
“就这样吧,别说了。”
“至于林启荣……”
“我会写信给他的。”
几日后,九江府衙。
林启荣坐在书房里,借助油灯仔细地看着石达开这封信。
“……本王虽在安庆,却无水师,湖口守将黄文金不听我之命,恐难以与我协力出击。”
“我欲继续练兵,命陈玉成先行前往救援,两三月之后我自领主力前来九江。”
“但水师之事,若不能解决,终究难以救援林兄弟。”
“一旦事有不谐,还请林兄弟速速领兵撤退前往湖口、安庆,与我会合。”
“九江事了,我便出发远征,将来山高路远,不知何时再会了。”
老将林启荣久久地注视着这封信,整个人似乎变成了一尊雕像。
昏暗的油灯中火苗伸缩不定,阴影在他的脸上跃动。
良久,林启荣叹了一口气。
“翼王殿下,你是大王,尚可挥师远征。”
“我不过是臣子,还是东王旧部,若当真放弃九江,这天国虽大,又哪里有我林某人的存活之处?”
【林启荣非常明白,假如当真从九江撤军,就驻扎在后方的东王府叛徒黄文金必然会将林启荣的脑袋拿去给洪秀全邀功。】
沉默良久后,林启荣提笔给石达开写了一封信。
“……林某虽不才,也无弃守九江之理。”
“若翼王大兵确实不至,林某也只能和九江共存亡。”
“勿念。”
让心腹将信带走送出后,林启荣又重新变得安静下来。
窗外夜色正浓。
夏日的夜风轻轻穿过窗户,带来丝丝清爽。
知了的鸣叫声不断传来,让人有些心烦意乱。
让人烦闷的究竟是知了,还是人自己的内心呢?
或许也只有林启荣自己才能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