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
秦历三十七年九月七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咸阳宫之中,三公九卿文臣武将俱已到齐。
随着一阵编钟的清响,御前三公缓缓而出,奏书曰《顾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
随着三公奏书开始,文武群臣俱面情严肃,躬身低首。
此时在进行的正是太子扶苏的继位大典。
三公奏书礼毕,太尉缓缓踱步而出,宣读策文。
“始皇先帝横扫六合,睥睨八荒!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功过三皇五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太子扶苏嫡出长子!信人而奋士,刚毅勇武,宽仁有德承统大业!授帝位于尔躬,审君秦国,一人有庆,万民赖之。皇帝其勉之哉!”
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
太子扶苏躬身接过玺绶,神情严肃的将玺绶授给了太尉!并告令群臣。
随着太子扶苏的语闭,三公九卿文武群臣纷纷伏地稽首,同呼王上!
扶苏面情严肃的发布了第一个诏令!
大赦天下!
至此,继位大典宣告结束。
皇帝即位大典主要有阶段,分别是读策文与授玺礼。
读策文,即策命新皇帝。
策文的主旨是说明新皇即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即位礼仪中读策的传统非常久远,周康王即位时策就发挥了作用。
《尚书·顾命》载:“太史秉书,由宾阶脐,御王册命。”
这表明即位礼仪中策的存在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皇位的传承绝非是某个家庭自己的事情,“公”的色彩极为浓厚。
如果皇家找错了接班人,不仅危害皇家“私”的利益,也要危害到国家与社会“公”的利益。
皇位传承这种公私兼顾的特性,就要求在皇位传承过程中有相应的形式反映出“公”的特征,以弥补单有“私”的不足。
玺是拥有者皇帝身份的标志,权力的象征。
玺之所以为神器,是因为玺的拥有就代表权力的拥有,这是授玺礼成为“皇帝即位”两阶段之一的重要原因。
真正凸显玺的作用与魅力的往往是在非正常权力交替过程中,那些大逆不道者,在谋反或篡位时都在玺上大做文章。
玺受重视,不仅它是皇权的象征,皇帝身份的标志,在改朝换代异姓皇帝传承过程中,玺已经放大成为国家主权的象征。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尽管此处的玺与后代的玺有所不同,但是其代表国家权力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
……
随着登基大典的结束,三公九卿文武群臣纷纷躬身稽首,缓缓地退出了咸阳宫。
之后的几天更是定始皇祖庙,封禅于祖庙之中,以承天子之位。
做完了这一切的秦二世扶苏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即日起,我扶苏为大秦二世皇帝!
时光飞逝,岁月悠悠。
转眼之间,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
随着扶苏的继位,整个大秦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强大!
只是丞相李斯已被赐死,罪其一人,恕其全族!赵高以谋反论罪,诛其九族!
赢桀追封信成侯,位列军爵二十等彻侯!
蒙毅接替李斯,任丞相一职。
蒙恬调任咸阳,奉命组建大秦重甲部队。
编制八万,李慕的一万重甲枪骑也划归为蒙恬所部。
王贲则奉命掌管大秦禁军,另扩军十万!
蒙锐由箕郡调往上郡,总领四十万北疆边军。
王离由上郡调往咸阳,掌管蓝田大营!
李由也因李斯一事快速的成长了起来,戍守上郡,官至轻兵将主!
至于李慕,此时的他正被二世皇帝扶苏招进了咸阳宫。
咸阳宫麒麟殿之中,二世皇帝扶苏面色和蔼的轻声说道:“朕此次顺利登基,全仗武安君之谋划,如今朕已为大秦皇帝,武安君欲要何等奖赏?”
听到此话的李慕眉头微微皱起,神情严肃的说道:“慕别无他求,只愿告老还乡。”
扶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沉声说道:“武安君这等人才,正是我大秦所需!慕卿正值年轻力壮!何故告老还乡矣?”
听到此话的李慕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慕惟求仙得道,世俗名利非慕所欲也!”
看着李慕的表情,扶苏面色渐渐地严肃了起来,正色道:“世有真仙呼?”
李慕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知也!”
复苏闻言,再次问道:“世真有长生不死神药?”
李慕再次摇了摇头,说道:“未有也!”
听到此话的扶苏,面色一沉,厉声说道:“咸阳城黑云压顶,雷霆震鸣是为何故?”
李慕闻言,眉头紧蹙,亦沉声说道:“神药欲成,天妒!雷霆击之!”
听到此话的扶苏面色颓然,看来确实如他暗布的密探所言一般,长生不死药毁矣。想到这里的扶苏心中一动,希冀的说道:“可还能寻到方士崔文子?”
李慕闻言摇了摇头,恭声说道:“崔文子仙踪缥缈,臣不知也!”
听到李慕的回答,复苏很是诧异,疑惑的问道:“既然如此,武安君为何依旧慕仙求道,告老还乡邪?”
李慕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扶苏,轻声说道:“慕若长居朝堂,王上可安心呼?”
听到此话二世皇帝扶苏面色一变,久久的不能说话,如今的武安君李慕正如曾记得武安君白起一般,功高震主矣!
明白了李慕心中所想,二世皇帝扶苏深深地看了李慕一眼,肃声说道:“加封李慕为彻侯,侯号逍遥!食邑一千户,革去一切实职,领亲卫十八骑,迁回封地李亭。”
听到此话的扶苏躬身抱拳,沉声说道:“慕谢王上封赐!”
……
夕阳西斜,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大地。
李慕孤身一人缓缓地走出了咸阳宫,看着下方的咸阳城闹市,李慕长长的舒了口气,是时候该功成身退了……
次日凌晨,天将微亮。
李慕携夫人虞姬以及老父李荣,三人一起策马而行。
告别了居住已久的李府,三人在十八名重甲枪骑亲卫的护送下缓缓地走出了咸阳城的城门。
此情此景,让李慕不由得想到了后世的一首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