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张尧这次来月球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期间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地球。
这次的事情很大!
众所周知,除了地球之外,人类目前都没有发现类似于地球这样大小的行星有这么大的卫星。而作为卫星的月球一直是地球的保护神之一。因此它常常帮助吸引了一些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型天体。
又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的原因,没有空气摩擦作为缓冲,一些对地球来说并不算太危险的陨石,对月球的破坏力相当恐怖。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就类似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运动一样。整个太阳系并非静止状态。而是太阳带着它的八大卫星围绕着银河系中心位置(银河系中最大的黑洞)在做圆周运动。
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的轨道速度大约是每秒220公里(约136英里\/秒)。
这个速度使得太阳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大约需要2.25亿年到2.5亿年才能完成一次对银河系的环绕,这个时间周期被称为银河年或宇宙年。
而银河系是本星系群(Local Group)的一部分,这个星系群包含了数十个星系,包括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本星系群内的星系相互之间有引力作用,导致它们相互绕行。不过这个运动轨迹涉及到空间膨胀和大尺度结构运动所以解释起来更加复杂。
也因为这些复杂的运动,人类并没有办法对所有可能会对地球和月球造成危险的陨石做长时间的精准预测。
而这次就是出现一颗接近三十公里长,质量预测超过数十万吨陨石,脱离的原本的轨道,正在向地球方向袭来。
预测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进入地球和月球的引力中心。有很大可能会被地球的引力捕捉到。
当然,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并不是对这种大小的陨石没有办法。事实上解决它并不是很麻烦。只需要在它进入引力中心前,用射核弹或者电磁炮把它击碎就可以。
但张尧却没有选择这么做,他想用这块陨石做一个实验!一个对引力和电磁力相互转化应用的究极实验。
大一统公式的应用有很多,而利用电磁力转化为引力,无疑是在宇宙航行中最牛逼的实验之一。
当然他也没有托大,这个实验他准备放在木星附近来做。如果失败也可以在它到达地月之前解决它。
把电磁力转化为引力的装置他前段时间已经做出来了,张尧他们管这个东西叫做引力转换器。但也有人给他取了一个更牛逼的名字——宇宙力统一器。
这个问题一开始出现在超导磁体上,想要得到足够产生引力的装置,需要的磁场同样是惊人的。但这个问题并不算很难解决,如果不需要长时间维持,电磁炮的原理就可以用在这里。
关键在于它还需要一个的东西作它的支撑核心,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既不能自身性能发生改变,还要求不受引力和电磁力的干扰。
原本张尧以为这样东西是不存在的,怎么可能有东西会不遵循物理学定律?但王浩他们之前用剩下来的那半块物质,就变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所以才有这台机器的问世!事实上这台机器问世之后知道的人并不多。
因为主材料的缺少,他现在几乎不可能再做出一台出来,只能作为秘密武器来用。
在月球上的这次实验,算得上是它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在场之人看着这个只有一人高的机器陷入了沉思!
就这小东西真的可以干扰到陨石的运动吗?给陨石撞一下就得爆一地装备,能有嘛用。该不会是来耍他们的吧!
面对众人的疑问,张尧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当然不可能做出和地球级别的引力,就算是月球也不是现在的科技可以达到水平。
那不过是一块陨石而已,就算稍微大一点,但也不多,想要影响它的运动,并不需要太大的引力。
再说,他也没说用这玩意把陨石引过来啊,它就这么大,真引过来撞一下,那不得成宇宙碎片啊!
成本挺高的好吧!有钱也不是这么烧的。
他选择在陨石离木星最近的位置做,做就是改变它运动轨迹,引导去木星的引力范围内,让木星去解决它就行。
原本这个实验是做不成的,以之前的飞行速度,从月球去木星一趟,没个把月根本不可能。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姜复拍胸口道,说一定可以在他搞定之前,把20分之一光速的飞船搞出来。果然姜复比他的速度还快一步。
这就有实验的条件了!
陨石现在距离木星引力范围的最近点,还有接近30个小时。
两名驾驶着朱雀九号的宇航员也准备从月球出发了。
韦宇杭和吴欣悦便是本次实验宇航员。二人都是一零后,在这个一零后都奔四的年代,他(她)们正值当打之年。
大航天时代虽然和后大航海时代同时开启,但进度远不如后者。
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大航海时代都已经迈入海沟,深入探索地球的最后一片禁区。除了地心人类去不得之外,地球可以说再也没有人类到不了的地方。
而航天时代最大功绩还是在月球上,最多加上火星那边的空间站,其他星球人类还没有真正深入。
不过木星这颗星球人虽然没有去,但探索的机器是去过的。
木星是气态行星,和太阳的组成高度相似。如果不是形成之时被太阳所捕捉到后面自身质量又差那么一点。它其实是有成为恒星的可能的。
可木星虽然很有研究价值,但上面的条件太过于恶劣,基本不作为移民星球考虑。可能等技术发达后,可以作为资源型星球来挖掘。
真正让科学家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卫星,木星的天然卫星数量有92颗,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变化。但有移民价值的不多,包括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
欧罗巴(Europa,木卫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经过探测在其冰层下方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这个海洋与岩石核心的接触可能为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化学能量和营养物质。这里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地球最早期的生命。
相比之下,木卫三和木卫四要差一些,因为它们同样拥有一个地下海洋,可这个海洋可能比起木卫二就要逊色的多了。
而这次,两位宇航员去的方位,却并非那几个卫星的方向,而是木卫一所在的区域。
这是一颗火山活动极其频繁的星球,表面环境异常恶劣。先前发射的四颗探索宇航器中,仅有一颗抵达此地,但一到星球表面便直接损毁。
张尧的想法是,把这颗陨石往木卫一方向上引,只要它到达那个区域,无论是最后导向木卫一,还是直接往木星而去,那就无所谓了。